近期,一组有关房地产的数据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事情是这样的,有机构统计出,1-9月全国300城共成交土地15585宗,较去年减少7%,成交面积5750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在收金方面大幅增长,总额达到19262亿元,同比大增40%。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总额15021亿元,同比增加56%。仅前三季度的“卖地收入”就已超去年全年收金,二线城“地王诞生”领跑全国。
这其中,南京、上海、苏州、杭州四大热点城市收入破千亿,无锡收入同比涨幅高达470%,位居全国第一。
正是由于土地价疯涨,买房热潮持续,从国庆节开始,北京、天津、郑州、济南、成都、合肥、福州、广州、厦门……至今已有超过20个城市公布了楼市调整政策。而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石家庄等热点城市的限购限贷政策也在路上,部分已出台收紧政策的城市也将视情况继续出台新政策。
所以,一年来,被楼市、房价折腾的寝食难安的人们,这下终于可以睡个安心觉,喂马劈柴环游世界。甭管房子买没买、换没换,在限购和去杠杆后,该买的起的还是会继续买,买不起和不能买的就洗洗睡吧。
然而,从上述事件中,融360房贷君发现,虽然地价房价火热,但纵观楼市近一年的发展,除去对买房者越来越严的限购政策之外,对于开发商买地卖地的限制政策却少之又少。既然想从需求端限制住房价,那不妨大胆假设一下,如果将楼市限购政策相应的运用到开发商买地上会不会同样有效,毕竟都是从需求端着手,可以限制普通老百姓买房,那么限制开发商买地应该也是同样可以的吧。
手段一:首次购房或购买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提高开发商贷款买地首付或是全款买地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买房是一辈子的大事,可以说很多人为了买房动用了一辈子的积蓄。那么,对于开发商来说,买地也应该提高现金的比例,作为一个企业来说,现金流是极为重要的,众多开发商今年在全国各地大肆“抢地”所用的根本不是其自有资金,绝大多数都是依靠银行贷款,如果减少对开发商的买地贷款,势必会令其的自有现金流吃紧,势必会削弱“抢地”的态势,一旦地价成本趋于平稳,房价自然也会相应回落。
手段二: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禁止购买第三套住房在同一城市已经拥有两大地块的房企禁止其参与买地
为何今年“地王”溢价率极高,除去地王自身的优势之外,众多房企开发商参与竞拍,抬升了地价,这是造成溢价率高的主要因素。
我们都知道,好的地块是越来越少,所以好的地块大家就都想要,一些知名房企由于其自身实力雄厚,往往会参与多个地块的竞拍,如果说一个城市的核心地块都被一家或者某几家房企获得,那么这些房企无形中就对房价拥有了绝对的定价权。简单说,地是我买的,房子是我建的,怎么定价是我的事,你要嫌弃贵可以不买,反正价格就这高。
所以说,如果可以让房企减持手中的地块,将地块资源平均分配,那么市场竞争就会加剧,有竞争存在的话,房价怎么也不会像现在那么高吧。
手段三:非限购城市户籍的居民需缴存X年的社保或个税才能买房同一房企必须将所在城市的所有在售楼盘销售完毕X年后才允许参与购买新地块
很多城市都对非本地户籍居民购房作出限制,尤其是长达5年连续缴纳社保或个税的要求卡住了许多人。那么对于房企来说,是否也应当作出相应限制呢?
有些房企在同一城市拥有多个在售楼盘,而且对于新地块抢购的热情也是相当高涨,即便是买到手不盖楼,握在手中的地块几年后也能增值好几倍。
但问题是,新购买地块如果不进行开发利用无异于是资源的浪费,现在的很多大城市都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开发商不仅会捂盘,“捂地”也是绝对在行。
以上是融360房贷君大致总结的手段,虽然我们知道土地的财政收入占据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但是如何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才是这个社会应当面对的头等大事。
《你可能从未想到它们,会挡在你贷款路上的13只拦路虎》 关注“融360房贷”(fangdai123),回复“武松”教你打虎秘籍,轻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