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房地产泡沫破灭有多近? 又有多远?

发布日期::2016-10-23浏览次数:200

摘要:至少从十年前开始,就有人说,北京的房地产价格有泡沫,已经不适合进入市场。十年之后,北京的房价已经上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泡沫说”也被鼓吹了十年,可是如果不是最近新的限购和限贷政策出台,我们依然很难看到房价下跌的趋势。 尤其是这一轮房价大幅上涨,不仅是北上广,还有很多二三线城市房价暴涨。在迎来又一波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说的时候,很多人不禁要问一句,我们离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近?又有多远? 房奴压力 最新数据和研报显示,中国房奴的压力,已经赶超次贷时期的美国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的日本。 根据

至少从十年前开始,就有人说,北京的房地产价格有泡沫,已经不适合进入市场。十年之后,北京的房价已经上涨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泡沫说”也被鼓吹了十年,可是如果不是最近新的限购和限贷政策出台,我们依然很难看到房价下跌的趋势。


尤其是这一轮房价大幅上涨,不仅是北上广,还有很多二三线城市房价暴涨。在迎来又一波中国房地产泡沫破灭说的时候,很多人不禁要问一句,我们离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近?又有多远?




房奴压力


最新数据和研报显示,中国房奴的压力,已经赶超次贷时期的美国人,和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的日本。


根据广发证券(000776,股吧)研报数据,2011年-2012年,中国居民家庭每年负担的房贷还款金额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下,到2015年则上升至28%,2016年或将接近40%。也就是说,假设房奴每月的收入是10000元,将有4000元用来还房贷。


相比之下,美国在次贷危机时期,还款负担率最高达32%,2015年,还款负担率为27%左右。而日本在资产泡沫时期,还款负担率最高达到45%,资产泡沫破裂后,才逐步回到20%左右的。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即使是危机时期也都没有中国这么高的还款负担率。 更重要的是,从2015年末开始,房价和成交量一起飙涨,导致房贷余额高速增长,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房奴的压力还没有到头,未来还会越来越大。


如果从另外一个数据来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或许显得更加危险。2011年,我国国内银行每月新增的房贷金额大约为693亿元,而到了2016年上半年,已经达到月均增长3993亿元,增长5倍多。今年7月份更是增加到4500亿元以上。有人测算,今年上半年中国居民的住房按揭贷款占GDP比重及居民按揭贷款月支付比重,都达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时的水平。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房贷余额都持续回落。譬如,美国从2007年峰值的10.6万亿美元降至9.4万亿美元。而中国的情况却是,房贷余额不降反升。今年上半年居民按揭贷款新增2.36万亿,同比多增1.25万亿元,2016年全年有望冲破3万亿大关。


虽然从总量上看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不要忘了我们和美国居民的收入也是有差距的,如果从可比性的角度出发,还要考虑两国的GDP总量差距。


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房地产泡沫持续扩张的时候,房贷余额约占GDP的比例一度达到73.3%,经济危机之后一度下滑到50%左右。而中国房贷余额占GDP的比例在过去几年呈加速上升态势。2012年以前尚不到15%,2015年底达到20.7%,2016年底可能将超过25%。另外,2015年房贷余额增速为23%,2016年上半年则高达30%,若未来几年以25%的速度扩张,则房贷占GDP的比例在3年内将接近美国现有水平。




政策收紧


从国庆节前开始,房价上涨的和调控政策出台之间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游戏。国庆节,已然成了国庆“劫”。由于20城楼市调控政策的狂轰滥炸,一夜之间,楼市气氛骤然冰冻,成交量出现断崖式下滑。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放就疯”之后,进入“一收就死”的新阶段。未来3年,可能都是盘整期。


据不完全统计,国庆节期间(10月1日-10月6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在291套,而在之前的6天(9月25日-9月30日),北京楼市日成交量达到1066套,不足之前成交量的3成。之前创下楼市上涨之最的深圳,国庆期间单日成交流只有可怜的个位数。南京、苏州、杭州等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都呈现断崖式下跌。


如果我们回顾泡沫破灭之前的日本房地产市场,或许可以找到更多的相似之处。当时日本的楼市调控措施与现在并没有什么两样。1987年,日本政府要求金融机构严控房地产贷款量,“房地产贷款增长速度不能超过总体贷款增长速度”;同时提高房地产税收,持有不到两年的土地交易被课以重税。然而,这些举措对房市并没有产生任何正面影响。土地管控措施,非但没能遏制地价飞涨,反而因为对土地限制过多,从而导致供给不足,地价不降反升。




周期性下调?


无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于当年的日本、美国有多相似,现在的市场仍然有其特殊性。因此,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是,房价正在下跌确实没错,但这只是行业的周期性调整,与市场崩盘和泡沫破灭相去甚远。


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分析指出,回顾历史,05年以来我国共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房地产调控和两次松绑,楼市调控和配套货币政策共同驱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本轮限购与10-13年限购极其相似。从量、价基本面来看,本轮楼市调控出台的背景与10-13年调控十分相似。而回顾上一轮调控,共经历三个阶段:1)10年4月“国十条”出台,同时房贷利率上行;2)10年底部分城市限购启动;3)11年“国八条”出台,限购全面铺开,13年初“国五条”进一步扩展了限购范围。而从综合来看,本轮调控对地产需求的冲击力度整体上与上一轮相当。




结语


关于房地产泡沫到底有多大,什么时候会破,或许没有人敢给出一个定论。我们只能从这些历史和数据中,找出自己的判断依据做出选择。有刚需的无论怎样都要买房,想投资的找价值洼地,勇者无畏的现在就要冲进市场,相信泡沫破灭的就再等等,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也都要承担风险,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最后分享一个关于房地产市场最为悲观,但可能也最真实的观点:


“经过此轮上涨,地产已经去库存了,新的价格坐标也被锚定了,是时候歇歇了。我辈也可以更加努力地去赚钱,为泡沫的下一次迅速膨胀添砖加瓦了。每个泡沫都有一根针等着,但破灭的那天,一定不是我们最需要、最等待这个泡沫破灭的那天。也许是我们终于忍不住,冲进去当了接盘侠的那天。”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