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盛发展患上“资金饥渴症”

发布日期::2016-10-26浏览次数:250

摘要:资金紧张的荣盛发展各种渠道忙融资 在2015年年底完成定增半年之后,荣盛发展(002146.SZ)再度开启定增之路,仅此两次,荣盛发展就募资近百亿元。 自房企再融资开闸之后,众多房企争抢融资已不再是新鲜事,荣盛发展也是如此。连续融资的背后,公司拿地规模也水涨船高,即使调控声再起,荣盛发展也毫无收手迹象。 如果销售顺利,拿地规模的迅猛增加还可以用良好的销售手段加以消化,但荣盛发展的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已完工的楼盘去化率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公司又大规模的跨界投资,本就资金紧

资金紧张的荣盛发展各种渠道忙融资


在2015年年底完成定增半年之后,荣盛发展(002146.SZ)再度开启定增之路,仅此两次,荣盛发展就募资近百亿元。


自房企再融资开闸之后,众多房企争抢融资已不再是新鲜事,荣盛发展也是如此。连续融资的背后,公司拿地规模也水涨船高,即使调控声再起,荣盛发展也毫无收手迹象。


如果销售顺利,拿地规模的迅猛增加还可以用良好的销售手段加以消化,但荣盛发展的地产项目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显示,已完工的楼盘去化率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公司又大规模的跨界投资,本就资金紧张的荣盛发展哪来的这么多“闲钱”呢?


多管齐下融资


日前,荣盛发展收到监管部门的定增反馈意见回复,对于此次定增,提出了4个重点问题和4个一般问题要求荣盛发展如实回答。


根据7月底的增发预案,荣盛发展此次计划以不低于7.7元/股募资不超过49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入到石家庄、南京、济南和邯郸4个城市的商品房开发项目。


募资分配中,28亿元投向石家庄荣盛华府(棉三)项目,9亿元用于南京荣盛华府,5亿元用于济南花语馨苑,7亿元投资于邯郸荣盛观邸。募集资金投入占项目总投资额比重在30%-40%之间,且并未涉及拿地投入。


这次定增距离荣盛发展上次增发不过半年多。2015年12月30日,荣盛发展刚刚完成50.31亿元的定增。彼时,公司以9.6元/股募资50.31亿元用于廊坊花语城等4个地产项目,还有2.3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如果这次定增完成,两次增发,荣盛发展共到手近百亿元的真金白银。但这只是公司融资的一小部分而已,通过债券和借款等其他途径,荣盛发展融资规模早已超过数百亿元。


就直接融资来说,以股权和债券为主的直接融资是荣盛发展的一个融资渠道。除了百亿元左右的股权融资之外,公司债券融资规模同样不小,根据Wind数据统计,从2015年7月24日-2016年9月23日,荣盛发展通过其他债券等方式已经筹措了144亿元。


这144亿元是荣盛发展已经融到手的资金,与股权融资目前到账50.31亿元相比,债券融资的速度更为便捷,正因如此,公司对于债券融资的需求更为依赖。


9月27日,荣盛发展公告称,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不超70亿元公司债,用于偿还公司借款、调整债务结构;并拟用剩余部分资金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改善财务状况;或部分用于项目投资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用途。


目前,荣盛发展直接融资的规模已经超过200亿元,如果定增和公司债的发行全部完成后,公司直接融资的规模将超过300亿元,对于一家经营现金流多年为负的房企来说,这样的巨资弥足珍贵。


从2010年起,荣盛发展的净利润从逾10亿元增长至25亿元以上,但账面上的净利润并不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现金收入,同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对于一家房企来说,融资就更加迫不及待了。


非但如此,除了直接融资外,荣盛发展通过长短期借款等间接融资方式也筹集了大量资金。截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长短期借款合计达到275.8亿元,比年初新增了71.51亿元。


9月20日,荣盛发展发布公告称,截至2016年8月31日,公司合并口径下借款余额为502.53亿元,较2015年12月31日借款余额382.23亿元增加120.3亿元,2016年累计新增借款超过2015年12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的40%。而荣盛发展的负债率也在2016年上半年创出上市新高的81.55%,这是公司负债率首次突破80%。


荣盛发展大规模融资,对外公告为全部用于项目建设和日常运营,融资资金虽然没有直接用于拿地,可存货大规模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


逆市拿地急


10月12日,荣盛发展公布公司9月份新增土地储备情况简报。9月公司共计获取南京、济南、嘉兴、芜湖6宗地块,该6宗地块合计斥资52.52亿元。


而在此之前的7-8月份,荣盛发展通过招拍挂和股权转让等方式斥资9.94亿元和24亿元在邯郸、黄山等地拿地。


这还只是全年拿地计划中的一部分而已,在2015年年报中,荣盛发展表示,2016年度公司计划新获取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的新项目资源。


近3年,荣盛发展明显加快了拿地速度,2014年年报显示,荣盛发展新增土地储备权益建筑面积为216.89万平方米;到了2015年,公司新增土地储备权益建筑面积迅猛增至820.55万平方米。


而如果荣盛发展完成2015年年报中的规划,2016年新增面积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比2014年的拿地面积增长了近5倍。


从荣盛发展存货规模的一步步膨胀可以发现:2013年年末,公司存货为394.24亿元,2014年年末增长至520.16亿元,2015年年末就增长到678.14亿元,到了2016年上半年,740.33亿元的规模,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在荣盛发展存货构成中,开发成本也即土地占比金额最高。2013年年末,公司开发成本为335.61亿元,截至2016年年末,公司的开发成本已经达到618.41亿元,增长了近300亿元。


截至2016年上半年, 荣盛发展的土地储备建筑面积已经达到2311.18万平方米。而2013年-2015年期间,公司开工面积为612.96万平方米、446.23万平方米和674.59万平方米。这就是说,按照这样的开工速度,公司未来4年左右的时间都将有足够的土地可供开发。


拿地节奏的加快,土地储备的增加,需要销售规模随之放大,否则存货积压的资金对荣盛发展将是沉重的负担。从这几年来看,公司的销售并没有明显加速的趋势。


去化率难推动


根据荣盛发展的年报统计,2013年-2015年,公司竣工面积为345.51万平方米、395.16万平方米和409.90万平方米;公司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面积为437万平方米、467万平方米和483万平方米,竣工和销售面积均呈现稳定发展之势。


实际上,这只是荣盛发展给出的总体销售情况,对于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的荣盛发展来说,部分楼盘的去化率远没有年报描述的那样顺利。在此次49亿元的定增反馈回复中,公司对部分项目的销售情况做出了说明。


反馈意见显示,在2015年之前已经竣工的18个地产项目中,除南京两个项目外,其余都集中在廊坊和蚌埠等三四线城市,竣工时间分布在2010年年底-2014年年底。


这18个项目在2015年年初的合计余额为15.09亿元,年末余额则为12.81亿元。也就是说,这些最早5年前就已完成的楼盘,至今仍然没有销售完毕。


蚌埠阿尔卡迪亚项目竣工于2010年12月,在2015年年初余额为6523.38万元,年末为5735.68万元;盘锦香堤荣府项目是18个项目中金额最大的一个,2015年年初为3.87亿元,年末仍有3.25亿元。


在定增反馈证监会的问询中,资金是否被挪用是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定增资金是否存在置换之前投入资金的情形、跨行业投资是否是定增融资的需求等问题都被一一提出。


对于房企跨界潮,荣盛发展也并非无动于衷,仅2016年的4笔投资,公司就出资在55亿元之上了。


2016年5月7日,荣盛发展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涞水荣盛以1.11亿元竞得涞水县旅游局持有的野三坡旅游发展90%国有股权。


3天后,荣盛发展宣布,由公司作为牵头发起人投资设立中冀民营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以现金方式出资46亿元,占其注册资本的46%,成为该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公司表示,通过该平台参与到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国企改制、支持河北企业“一带一路”战略,为河北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服务,为公司战略转型提供更好的发展良机。


3个月后的8月12日,荣盛发展又以6.25亿元收购美亚航空控股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并间接取得美亚航空控股子公司美亚旅游航空有限公司、美亚航空旅游(海南)有限公司74%、80%的股权。


8月底,荣盛发展出资2.03亿元获得南华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3.5%的股份。对于这一系列跨界投资,荣盛发展表示,是为了加快推动公司“大健康”产业、“大金融”产业的布局,从而使公司从单一的地产开发公司,逐步实现新生活方式引领者的战略目标。


摆脱对单一的房地产依赖,想法固然是好,但是对于荣盛发展来说,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已经是极为紧张了,不停的融资,按照公司的说法是用于项目建设,但债券等大量融资除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是否被用于其他投资,只有荣盛发展才能知道了。




关注《地产》杂志公众号回复“购票”,了解更过订票信息,微信购票可享打折优惠哦!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