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年轻时,如果你有幸在巴黎呆过,那么今后你不管去哪里,它都会永远伴随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场流动的盛宴。”厄内斯特•海明威曾这样说过。
据说,在巴黎,大名鼎鼎的埃菲尔铁塔,名扬世界的凡尔赛宫,也抵不过左岸咖啡馆里的飘香带给人的诱惑。估计拿破仑至死也不会忘记,因囊中羞涩换杯咖啡而抵押下的军帽。蒙巴纳斯咖啡的色香味美永远地烙在了巴黎客的心尖上,这种刻骨铭心的甜美,恐怕只有藏于内心深处的故乡情结才能与之媲美。
年轻时,我们不知道那种心尖上的震颤到底会在何时何地因何事而出现。在我,儿时的记忆突然间就全涌了出来,那源于得知故乡老宅倒塌的瞬间。父母老泪纵横,为了没能见到最后一眼,抚摸着残垣照片,竟然连门前的一草一木,全都活了过来。老宅没有左岸浓郁咖啡香的诱惑,也没有宗教、艺术和香艳的美妙,更没有毕加索、萨特、海明威驻足的痕迹,有的只是留在记忆深处晨曦里、夕阳下的清风拂面,和那一丝永远抹不去的感伤。
我家老宅离市区并不远,淠河岸边,梅冲湖畔,年前曾有意回访一趟,机缘巧合仍然未至家门,而一路所勾起的记忆便只剩了一半。湖畔的芦苇残叶随风飘荡,淠河岸边的单孔石桥痕迹日久,那是陈旧的回忆。而临近的半岛1号、北城世纪城则环抱左右,高楼迭起,日渐日新,这是崭新的现在。
更年轻时,不曾想到有朝一日,童年嬉耍的所在会完全变样,新旧交替会如此轻而易举。城市化的进程,理性中或许会留有一方净土以待回忆喘息,但冰冷的钢筋水泥建筑中包裹着我们称之为“家”的房屋,这房屋能否有令人思之有味的内在,能否真正成之为“家”,各凭造化。
我站在高高的单孔桥背上,如梭罗当年在瓦尔登湖畔一般,打量着十二里以内哪块土地能成为建造房屋的可能,闭上眼睛,在想象中买下了故乡的每一寸土地,然后辛勤耕耘。风景果然就从自己的落脚点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
醉心于巴黎的流动盛宴也好,钟情于儿时的田园风光也罢,内中颤动心尖的滋味必将体现在实际生活的每一角落。有人言,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大凡都是从人文中生长出来的。于买于卖,道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