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分视角】调控后,拿了高价地的项目怎么办?

发布日期::2016-10-27浏览次数:173

摘要: 文 /克而瑞华东区域总经理 刘晨光 2016年行业周期失效,导致8、9月份各城市价格上涨。国家因此出台相关政策,力求恢复周期。由于政策过于密集,导致各个城市的周期影响不一样,从而行业周期让位于城市周期。且各个城市地价水平的不一、地价方差的区别,也会影响市场调整的强度,各城市的周期强弱也不一样。投资开发时需结合不同城市的属性和周期强弱、调整时间来考量。 这段时间政策的急剧调整,对投资和改善需求会有明显抑制,一般而言各城市的成交量会有20-30%的下浮,价格也会出现回落。 央行对表内业务和表外业



文 /克而瑞华东区域总经理 刘晨光


2016年行业周期失效,导致8、9月份各城市价格上涨。国家因此出台相关政策,力求恢复周期。由于政策过于密集,导致各个城市的周期影响不一样,从而行业周期让位于城市周期。且各个城市地价水平的不一、地价方差的区别,也会影响市场调整的强度,各城市的周期强弱也不一样。投资开发时需结合不同城市的属性和周期强弱、调整时间来考量。


这段时间政策的急剧调整,对投资和改善需求会有明显抑制,一般而言各城市的成交量会有20-30%的下浮,价格也会出现回落。


央行对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有诸多规范,土地方面尤其对夹层融资的影响最大,国家对夹层融资的打击会进一步抑制土地价格的上涨。


综上因素,前段时间高价拿地的项目就面临着尴尬的局面,且会困扰企业2-3年。这些项目后续如何做合理的规划安排和产品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有几点做法可供参考,以降低高成本拿地的后市风险,争取盈利空间。


延迟开发,以时间换空间


分三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来看:


1、逆周期城市,像上海、北京这样土地供给稀缺的城市,几年的财务成本对其没有太大压力,几年后供应则会有更好的财政收益。


2、规划风口上的城市,如“苏沪同城”背景下的苏州、各种利好叠加下的杭州,未来配套性的政策会让它们有更多的红利释放,开发可以适当延后。


3、强周期城市,如南京、合肥等,周期调整会有两年,期间伴随着成交量和价格明显回落,如果拿地上用的夹层融资多,这类城市建议斩仓离场,不适用延迟开发。


金融安排


对于强周期城市或核心城市周边次级发展地段的城市,拿了高价地不适合上述延迟开发。快速开盘,快速偿还金融企业的债务,也是脱困的一种方式。即第一期房子卖掉拿回现金后,迅速还掉一部分负债,财务负担下降了,后续盈利可能性就会大。


对于利用夹层融资的开发商,可以把一部分物业,如办公或部分住宅物业快速建好,整体打折卖给金融企业,或利用金融出表的方式(钜派投资即有相关产品),快速从金融企业拿到一笔钱,偿还土地当中用到的夹层融资。虽说从这几栋楼看盈利有限,但可以迅速降低财务负担。等行情好转后,再从其他物业赚钱。三十六计“拖”为上策,如此一来,“拖”的时间可以更长。


营造项目的核心记忆点,必争区域领导者和定义者


地价成本过高的项目,若想平抑高成本风险,可做区域标杆型项目,要让区域中的人群记住你,而做没有价格定制权的区域跟随者是没有希望的。


如杭州融信蓝孔雀,案名即是板块名称“蓝孔雀”,项目全部采用玻璃幕墙的外立面,形成了一个核心记忆点就是,在刚需刚改项目中第一次采用全玻璃幕墙,外立面恢弘大气,再加上发布会的大气造势,即使不选择这个项目,也一定能记住它,优质客户也容易认同它较周边近2000元的溢价。行情一旦上涨后,价格上涨幅度、去化速度会非常快,这种方法也能使自身迅速挣脱困境。


联合开发,或引入其他品牌合作


每个城市中开发商具有的品牌溢价能力均不一样,如南京朗诗的溢价率30%,杭州绿城的溢价率30%,引入其他品牌方共同合作是个很好的道路,比如上海建工与朗诗招商、信达与滨江的合作。这种合作对高成本地价的项目帮助很大,而且要追加的成本不高。比如融创接手上海的盛世滨江后,对其园林景观、公共配套进行改造,快速实现产品的高品质升级。


补充用地,平摊地价,整体开发


在这块地的周边,和地方政府勾兑一些其他用地,利用市场转冷后其他开发商的预期下降,把这些地块以底价拿进,和旁边的高价用地进行整体地价的打通计算。整体运营时,小区可以做更多配套、分摊更多的服务、做更多的概念性宣传,帮项目走出困境、实现盈利。


追求可售总价的最大化,同时追求安全


只要没有限高的要求,一般要把低密度物业做足,如做较多的花园洋房、叠拼产品,在庭院和地下室打造方面多花心思,在高层方面尽可能做叠加、宽面宽产品。这种产品打造,其货值的总价比均好性社区要高。虽空间品质不如均好性产品,但这类型的产品销售布局安全:行情好的时候,先开公寓,后开别墅,博取利润;行情如果不好,也可以先走别墅以回收资金、稳定形象,再走公寓。这是种安全的打法,进可攻退可守。


打造内容和配套等附加值


土地的地价本已偏贵,如果再追加大型配套、外立面等会给项目带来更大风险。像仁恒等一些东南亚籍的开发商,擅长用大量的围合空间营造出多个有生活内容的小空间。这些内容再配合好的物业服务,对改善人群的吸引力很大。因为这部分客户有溢价能力,有生活居住体验的需求,而不会过于关注外立面的美观度。内容和配套、服务的植入,可以实现用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好的居住体验,带来更多溢价空间。


政府公关


和政府洽谈物业上的安排。比如这块地配有大量的商业,但做商业有难度时,可以和地方政府洽谈缩小商业的比例;有办公物业的,可以改造成酒店式公寓或类住宅。通过物业性质的改变实现更快的销售速度、更少的存货、更大的价值。


以上是我们的思考和建议,供同行参考,有更多的观点欢迎和克而瑞交流探讨!


克而瑞结合不同调整周期的城市分析,对高价拿地后如何争取盈利空间做了深入研究,欢迎咨询探讨。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