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辉频道:内地人为什么挤破头也要去香港买保险?

发布日期::2016-10-30浏览次数:226

摘要: 一则不起眼的新闻,银联停止大陆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的支付业务,实在是耐人寻味。 这显然不是市场行为。消费者使用银联通道花自己的钱,把金融过路费交给银联,虽不能说求之不得,但至少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且,在香港买保险,额度也不会小,这银联玩的是那一路? 很显然,内地居民买不买保险,在哪里买保险,买什么保险,都不是银联关心的,这次壮士断腕,自断财路为哪般? 我一个朋友前一阵子刚去香港买过保险,我问他为什么要到香港买,他用四条回答了我: 一是全球保险 二是,应该诚信度高, 三是,保险范围广



一则不起眼的新闻,银联停止大陆居民在香港购买保险的支付业务,实在是耐人寻味。


这显然不是市场行为。消费者使用银联通道花自己的钱,把金融过路费交给银联,虽不能说求之不得,但至少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而且,在香港买保险,额度也不会小,这银联玩的是那一路?


很显然,内地居民买不买保险,在哪里买保险,买什么保险,都不是银联关心的,这次壮士断腕,自断财路为哪般?


我一个朋友前一阵子刚去香港买过保险,我问他为什么要到香港买,他用四条回答了我:


一是全球保险


二是,应该诚信度高,


三是,保险范围广


四是,赔付率高。


虽是一家的认知,但应该是代表了大多数赴港购买保险群体的想法。


同理,我们从这四条的背面看,不难看出内地保险业的短板。再加上内地理赔难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单纯从保险本身功能看,大批内地居民赴港购买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不断下降,利用国际保险的保值加保险,既买到了放心保险,又实现了金融避险,真是“歪脖子拉小提琴…两全其美”。


还有一点,算是隐忧,最近两年,内地保险牌照发放宽松,连一些对现金高度依赖的地产企业都办起了保险,这跟前一轮倒闭潮中跑路破产的投资担保公司没什么区别,有今天没明天的,消费者能放心吗?


既然消费者购买更好的保险是自由的选择,银联为什么要关闭这个通道呢?我想,防止人民币大量外流是监管者的一个考量。国内保险企业的恐慌性推动也难以避嫌。


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总是在市场竞争中拉偏手,只堵不疏的行政做法,亏的是消费者,扶的是刘阿斗,损的却是中国经济的活力和根基。(河南著名企业家王明欲)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