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怒吼“被内地炒房客逼疯” 香港政府出杀招比大陆每一座城市都狠!

发布日期::2016-11-07浏览次数:463

摘要: 有一种战术,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有一种策略,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一种态度,叫“敌进我退,敌疲我扰”; 有一种人群,叫“炒房客”。 短短一个月, 北京住宅成交下降超30%, 深圳一手房均价下跌6000元, 苏州、南京日均成交量已腰斩... 有地产研究中心及开发商表示,从实际签约看,受到新政影响的22个城市,成交量实际跌幅高达40%左右。 大陆房地产市场遭严打,房价想涨被政策按住头 地产商没油水,怎么办? 开发商没油水,怎么办? 炒房团没油水,怎么办?



有一种战术,叫“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有一种策略,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一种态度,叫“敌进我退,敌疲我扰”;


有一种人群,叫“炒房客”。


短短一个月,


北京住宅成交下降超30%,


深圳一手房均价下跌6000元,


苏州、南京日均成交量已腰斩...


有地产研究中心及开发商表示,从实际签约看,受到新政影响的22个城市,成交量实际跌幅高达40%左右。


大陆房地产市场遭严打,房价想涨被政策按住头


地产商没油水,怎么办?


开发商没油水,怎么办?


炒房团没油水,怎么办?




有统计显示,二季度香港新房销售中25%被内地客买走,到了三季度这个比例更高。在9月份的香港房地产交易量中,内地的买家就占到了三分之一。


现在内地的房子卖不出去了,机智的炒房客们灵机一动:


“走着,转战HongKong!”


在这种风潮下,很多大姥也表现得越来越不淡定,你看:


11月2日,内地背景的香港海岛建设地产有限公司以88.37亿港元高价夺香港九龙地块;9月14日,李嘉诚旗下公司以19.53亿港元的价格拿下新界的一幅住宅用地。


所以在内地人越来越大的手笔,起来越多的购房大军涌入的情况下,香港这座地稀人多的中国城市基本吼不住!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局长陈茂波3日表示,港府留意到过去一个季度香港楼市投资数据上升,但目前不少港人仍然等待置业自住,他强调,港府的政策是港人自住优先,港府将会紧密留意市场,不会对楼市高企坐视不理。




被逼无奈的香港政府终于在11月4日晚间出台楼控杀招。


香港政府:11月5日起,将提高买卖住宅的印花税至交易额的15%,原来是1.5%至8.5%,新税率不适用于非住宅物业,而首次置业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继续豁免新税率。把非香港户籍人口在香港购买住宅,以及香港户籍人口购买第二套住宅的“从价印花税”,从此前的最高8.5%,一下子提高到了15%。




本次新政中“对首次置业以外的住宅型物业,征收印花税率将提高至15%”,至少读出两点信息:


1、本次政策明显针对的是外地购房者,特别内地购房人,带来的结果是内地人到香港买房的成本将会大幅提高。


就以一个房价为500万港元(相当于435万人民币元)的房子为计算,假如你不是香港永久性居民,那么在新政前缴4.5%的税费是22.5万港元,新政后按15%算,你需要缴交易印花税是75万港元(65人民币元),占了房价的一成多。


2、调控的手段非常坚决,类似于2012年的香港楼市“双辣招”以及今年8月2日的温哥华房价调控。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从2012年10月和2013年2月为了抑制越来越火爆的楼市,香港政府出台了著名的“双辣招”,为了让大家避开繁琐的文字,小白制作一个图表:




从图上可以看到,这次香港的调控和2012年的“双辣招”类似“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和所有公司购房需缴纳双倍即15%的买家印花税”。另外,新政的效果非常明显:2013年年初香港房价见顶。


温哥华的房价也一样,当地政府自今年8月2日(下周二)起出台狠招,随后房价应声大跌。






当时的背景和现在香港一样:2015年中国投资者在温哥华市购买房地产共花费96亿美元(625亿人民币),约占该市2015年全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当地房价在2016年7月份之前一直是一头疯牛。


1


印花税是个什么鬼?


1、从价印花税


2016年11月5日之前的“从价印花税率”(第一税率标准),见下面表格:根据表格,老王适用的税率是7.5%,需要交纳1000×7.5%=75万港元的税。(注解:香港人购买首套住宅,可以按照“第二标准”减免一些税点)




需要说明的是,香港的三种印花税征收,是按照“物业交易的价格”或者“物业市值”中较高的为准,严格按照税率计算的。不像内地城市,使用了评估价,而评估价一般只有市场价的一半到70%左右。


2、买家印花税


从2012年10月以后,香港开征“买家印花税”,税率为15%,非香港户籍居民在香港买房是无法豁免的。所以老王还要再交纳1000×15%=150万港元的税。


3、额外印花税


从2012年10月以后,香港在房屋出售环节开征了“额外印花税”,如果一套房子在上一次换手3年内再次转让,则需要交纳“额外印花税”(类似我们此前的营业税,或者现在的增值税),税率如下:


1、如果物业持有期为6个月或者以内,税率为20%;


2、如果物业持有期超过6个月,但在12个月或以内,税率为15%;


3、如果物业持有期超过12个月,但在36个月或以内,税率为10%。


如果老王买的房子,卖家持有期才两年,则还有10%的税,也就是100万港元。如果卖家坚持1000万实收,则老王需要替他支付100万的额外印花税。


这样,老王买下1000万港元的房子,但实际支付的税款达到了325万元。


好了,现在香港政府宣布加税。此次加税其实只调整了“从价印花税”,把“外地人在香港买商品住宅”和“香港人购买第二套商品住宅”适用的那个“从价印花税(第一标准)”的税率表格废除了,统一为简单税率:统统地15%。


所以,老王的第一项税款,就从75万元增加到150万元。总税款从325万元,变成了400万元。


1000万的房子,缴纳400万的税!而这仅仅是交易阶段的主要税费。


即便是买“上家”持有超过3年的住宅,因为豁免了“额外印花税”,买方也要缴纳300万的税,也就是税率最低30%(提别提醒:印花税不是交易税费的全部),可见香港打击炒楼的力度之大。




2


香港为什么敢这么辣手摧“楼”?


据财经作家刘晓博分析,香港政府之所以敢于“辣手摧花”式的调控楼市,有三大原因:


第一,香港楼市在2012年10月出台“双辣招”措施之后,加上经济不景气,楼市调整了4年。到了今年第二季度之后,香港楼市成交全面回暖,房价、地价全面上涨,如果不加调控,房价可能再度失控。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政府此次出手,是在“海航集团”旗下公司在香港启德地块拍出新地王两天之后,可以说反应非常及时,值得内地城市学习。


第二,香港楼市面临空前的危局,如果不出重手,可能失控。这个危局是:1,内地资产荒,大量资金在寻找机会;2,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很多资金希望外流避险。而香港的股市、楼市,是内地资金最方便的去处。但以香港之小,如何能承受内地资金之巨!




有统计显示,二季度香港新房销售中25%被内地客买走,到了三季度这个比例更高。


第三,香港受欧美民粹主义思潮影响,中下阶层对高房价比较敏感、反感,及时出手调控房价,可以稳定香港社会。




所以,刘晓博断言:如果香港房价继续上涨,会有更加严厉的措施出台。


3


网友们,你们怎么看?


对于香港这一“我一发起狠来,连我自己都打”的辣招政策,网友们又是怎么看的?






看来,还是点赞居多啊~~~


相比之下,内地热点城市限购、限贷以及加税的调控措施,可谓弱爆了。比如在一线城市买房,实际税率可能连香港的四分之一都没有。


因此,综合历史经验和以及现在的情况来看,小编认为香港这次忍痛对房价动刀,最快下一周就会看出效果,房地产的交易量可能会大幅下降,甚至会停顿,短期买方可能进入一个观望期,谁也不敢走出这一步,未来房价很难再会上涨,因为这次香港政府盯得很紧,即使退一万步说,未来效果不好,也只会刺激香港政府出台更严厉的政策。


声明:凤凰房产(:houseifeng)致力于房产、财经等领域内容原创及精选。转发文章的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实原作者姓名,还望谅解。如觉侵权,或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后台联系小编,多谢!微信公号如需转载我们的原创文章,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无授权我们将一律举报!


深度好文


关注公众号回复红色数字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