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人不认“淄博人”,你认吗?

发布日期::2017-03-17浏览次数:158

摘要:请结合场景,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1、出门在外,你更愿意说自己是淄博人还是临淄、周村、博山等具体区县的人? 2、朋友圈你更喜欢分享与淄博有关的文章还是与自己生活的区县有关的文章? 3、网上看到关于淄博的帖子,你更喜欢给怎样回复? A、没有XX(家乡区县名),XX(另一个区县名)不能代表淄博 B、大淄博越来越好了,自豪! 答题过后,你是否发现了这样的困惑:“淄博人”这一身份,大部分淄博人并不认。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要说的。 尴尬的“淄博人”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

请结合场景,认真回答以下问题:


1、出门在外,你更愿意说自己是淄博人还是临淄、周村、博山等具体区县的人?


2、朋友圈你更喜欢分享与淄博有关的文章还是与自己生活的区县有关的文章?


3、网上看到关于淄博的帖子,你更喜欢给怎样回复?


A、没有XX(家乡区县名),XX(另一个区县名)不能代表淄博


B、大淄博越来越好了,自豪!


答题过后,你是否发现了这样的困惑:“淄博人”这一身份,大部分淄博人并不认。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要说的。


尴尬的“淄博人”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城市GDP40强。此外,淄博还是全国首批科技兴市试点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市内建有齐鲁化学工业区,是继上海、南京之后,国家发改委批准设立的国内第三家专业化工园区……


——百度


虽然有着众多响当当的成就,但是城市的荣耀却无法变成生长生活在这里的人群的光荣:对外,“淄博人”无法像济南人,青岛人那样形成响亮的名片;对内,在多数人的潜意识中,“淄博人”这一称谓更是多指张店及周边区域的特定人群。




的确,比起临淄人的历史,周村人的商贸,博山人的美食等,“淄博人”缺少鲜明的特点与特征。而近年来城市放缓的发展速度以及科学规划缺失带来的种种问题更是让人难以形成对城市的认同。




不断“更易”的历史



“淄博”作为地域名称,是随着淄川、博山煤田开发于20年代初形成的。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始于1945年8月23日中共鲁中区党委建立的淄博特区专员公署。


此前数千年,淄博地区属郡、属国、属州、属府、属道,历代迭次更易,没有形成统一的地方行政建置,仅有隶属於不同郡、府、州的县。其中较完整的仅有临淄县、淄川县、桓台县和博山县。



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即使在1954年成为省辖市以后,淄博又经历了一次机关驻地从博山到张店的变动,城市历史可谓一波三折。




动荡的历史对城市最直接的影响便是文化与人们意识上的剥离感。而这也造成了“淄博人”不足以代表淄博人的吊诡。




更多希冀的未来


难以形成认同的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城市的未来。组群式城市的弊端此刻显露无疑:过多的中心让城市发展无法形成合力,各区县之间各自为布局的交通路网也让资源无法进行优化配置。即使是作为重点发展的张店区,也面临着中心承载能力即将触顶的窘境。




过去组群式城市的布局成了城市发展的制约,面对这种制约,令许多淄博年轻人坦言“看不到未来”。而如果一座城市让生长于此的年轻人“看不到未来”,又何谈城市认同感?




然而,淄博人不认“淄博人”的现象并非不能改变,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优美开明的内外部环境,布局合理的交通路网,渐趋一体化的区域……一切让城市综合实力提升的方式都会引起淄博人的认同与自豪,而这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都可以做到。




城市,只有综合实力的提升才会带来认同,只有与在其中生活的人群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才会让人期待。而不管现在大家是否认同“淄博人”的身份,当淄博按照既定的“四位一体、全域融合”城市框架开始发展,逐渐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城市时,相信会有更多人自豪的说:“我是淄博人!”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