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住一批人,拦住一批人,稳住一批人,而这可能还只是第一步

发布日期::2017-03-17浏览次数:178

摘要:搞媒体的越来越怕星期五,特别星期五的下午。因为大家已经见多了上面在这个时候搞突然袭击。这不,北京正式提高了购房门槛。 这次的措施主要有三点,大家最关注的仍然是信贷。其中二套房首付上调至60%,高端的上调至80%,有过贷款记录的即使名下无房,也执行60%首付。 还有些措施堵住了一些以往的口子,比如以公司名义买房不受限,但今后公司买房3年后才能上市交易。 其实本次新措施的干货颇多,我们一一看看。 1、明确供应细节,稳定市场信心 今年土D供应将是去年的2.5倍。其中自主型商品房将占大多数。

搞媒体的越来越怕星期五,特别星期五的下午。因为大家已经见多了上面在这个时候搞突然袭击。这不,北京正式提高了购房门槛。


这次的措施主要有三点,大家最关注的仍然是信贷。其中二套房首付上调至60%,高端的上调至80%,有过贷款记录的即使名下无房,也执行60%首付。


还有些措施堵住了一些以往的口子,比如以公司名义买房不受限,但今后公司买房3年后才能上市交易。




其实本次新措施的干货颇多,我们一一看看。


1、明确供应细节,稳定市场信心


今年土D供应将是去年的2.5倍。其中自主型商品房将占大多数。


2、明确已拿供应土D尽快形成商品房供给,保障需求


目前还有950万平米的土D尚未开工,不排除企业存在惜售情节,这部分商品房将必须尽快入市。


3、需求端继续挤压投资需求


这一点上文已经提过,主要是提高首付。


4、新房环比不增长必须实现


这一点主要通过备案来解决,超过8万的现房不再允许入市。明显高于周边项目价格的也不再允许入市。


综合来看,本次新措施算是比较严密的,既有堵漏,也有加码。




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分析。


1、新措施的背景是什么?


其实这几个月来,新房市场还是比较平静的,但二手房比较特殊,行情不容易引导,因为价格由买卖双方来确定。但由于新房供应几乎可以忽略,二手房市场的自发性缺陷有所放大,业主普遍看涨,导致整体行情快速走高,本来平静的预期被打破。


2、新措施的设想是什么?


放大新房的锚定作用,是本次新措施的核心。


在二手房成交量占比超过85%的房地产市场来说,新房的锚定作用不太大,反而成为抄底的香饽饽,所以本次新措施重点提及保证新房的供应量,让市场相信新房有足够的供给,同时打击二手房的热炒的苗头。


其内在的逻辑是这样的,新房的价格受备案限制,今年已明确不会增长,这应该不会有错,但由此也会导致新房和二手房的倒挂现象更加明显。为了防止新房进入业主手中成为低价筹码再转出去牟利,所以只能依靠提高首付来压缩需求。


这会带来两个影响,一是那些希望买二手房的有钱人会担心资产的流动性,会知难而退。而是改善性需求会被波及,因为他们肯定有贷款记录,本次买房计划将被打乱。


本次新措施虽然仍是治标之策,但却有治本之心。改善性需求受到波及,首套房的刚需显然能得到些许利好,他们不用再面临改善性购房者的强大竞争力。房子将更多地被刚需购买,也算是“用来住的。


3、略显无奈


其实本次措施更明显地透露出“些许无奈”,只能通过“套住一批人,拦住一批人,稳住一批人”来让楼市平一些。比如提高首付,其实最直接的影响是降低楼市热度,上面其实也很清楚,预期已经很难干预了,但长期机制一时难以推出,只能“涨了拍一下”,以此来迟滞行情,赢得时间。


4、是否有更严厉的在后面等着我们?


可能性是有的,比如南昌那样,有1套房子的不能再买房,再加上本次首付比例的提高,换房需求将得到极大遏制。是否会有新的更严厉的措施需要看市场的反应,比如本次已经堵住了公司买房的漏洞,很多置业顾问恐怕要黔驴技穷了。




从现在来看,陈部长所说的“储备措施”的确还有很多,市场如果要考验上面,上面自然也会不吝赐教。


眼下对ZF和购房者,双方的压力都很大,对ZF来说,长效机制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很难短期推出,短期措施副作用又很大;对购房者来说,特别是刚需,手中不多的现金越来越难以换套房子。因为市场仍然是在一步步往上走的,新房主要供应的是自主性商品房,他们买不到,二手房一冷,业主惜售情绪进一步加剧。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