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一觉醒来你可能买不到房了,忽如一夜限购来,千人万人失资格!!!
事实上,限购政策出台明明是日以继夜的。继3月17日晚上北京、石家庄、郑州、广州楼市调控升级之后,3月18日,长沙紧接着推出了楼市调控新政,进一步收紧了楼市调控。
「
最新限购政策
北京 石家庄 郑州 广州 长沙
」
北京
北京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最高升至8成
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已拥有1套住房,以及在本市无住房但有商业性住房贷款记录或公积金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购买非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80%。
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含公积金贷款)。
另外,企业购买的商品住房再次上市交易,需满3年及以上,若交易对象为个人,按照本市限购政策执行。
广州
广州单身含离异限购1套,连续社保变五年
本市户籍成年单身(含离异)人士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购房之日前5年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买住房。
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1套住房且无贷款记录的,或拥有1套住房且贷款已还清的,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1套住房且贷款未还清的,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1套住房,购买非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石家庄
石家庄限购,非本市户籍居民限购1套
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申请购买首套住房时,须提供近2年内连续缴纳12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限购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房)。
对在市区范围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暂不得在本市购买住房,购房时间以交易合同网签备案时间为准,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购买住房。
郑州
郑州限购新规,补缴社保、个税都不算
进一步加强对非本市户籍家庭购买住房时提交的社会保险证明、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的审核,凡属补缴且补缴日期在2017年3月17日之后的社会保险证明、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不再作为购房的有效凭证。
长沙
长沙首套房首付3成 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1套住房
暂停对在限购区域内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
无住房的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1套住房。
首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30%。。
简单总结下17日、18日各地的楼市新政:
1、北京:认房又认贷 二套房首付比提至60% 暂停25年以上房贷
2、石家庄: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1套,提高公积金、商业贷款首付比例。
3、广州:本市单身狗限购一套,非本市家庭需满5年社保。
4、郑州:18日起补缴社保、个税没用了。
5、长沙:非本市户籍家庭限购1套,提高首付比例。
「
图解新政
多花了多少钱?
」
关于317新政的所有疑问,
这儿都有答案!
「
全国最新楼市政策
一线城市 珠三角 二三线城市
」
点击可看大图
近期各地楼市新政情况
环北京限购圈
珠三角限购圈
长三角限购圈
点击可看大图
「
限购之后
房价会降?
」
这楼市啊,让人生变成段子!
最近这楼市,大家懂的,用一般的经济学原理规律啥的,已经解释不清了。唯一靠谱的也就只有段子了。十年生死两茫茫,房价涨,房奴殇。
那么,限购政策升级是不是意味着房价要降?
樱桃小房子发文分析:“深圳是风向标”(楼市调控敏感内,没有一个城市可以幸免,包括北京。)只不过北京涨的迟,也就调整的晚点。因为房价暴涨,政府必定出手调控,而且这几天媒体都在报道北京的银行在收紧信贷,这是影响楼市走向最关键的一条。
不过大多数人坚信宇宙中心的房价就算不涨,也不会跌。对此,只能说高位接盘的人,可怜又是咎由自取,特别是跟风炒房的好好站岗吧。(政府早提醒你了,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你非要炒,那就让你先进去,然后再关门打狗。)
北京调控后肯定会让市场迅速成交量冷却,价格也能稳住,但明显降价,预计大概需要等一年以后,供应量明显增加之时。
此外,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预期,后续会有更多最近楼市升温的热点城市会再出调控,这些城市一旦“认房又认贷”,市场未来或会出现明显降温。
这次楼市限购政策会不会让房价下跌,目前还不好说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买房似乎更难了......我们不禁要问:不买房,不行么?
不买房,不行么?
大数据显示:中国租赁市场需求快速崛起,租赁正在成为一种更为普遍的居住方式,未来,专业化运营将大大提升租赁品质。随着首次置业年龄的不断后延,意味着更多人将长时间靠租房生活。
从2013年到2016年,人们首次购房年龄从30岁推迟到34岁,每年推迟一岁。也就是说,大城市中的年轻人用越来越长的时间停留在租房市场。
从数据来看,2015年全国有接近1.6亿的人选择租住,预计2020年将达到1.9亿,链家研究院预估到2030年将有2.7亿的人口选择租赁的居住方式。
如今,租房从一开始的无奈之举,渐渐成为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
版权说明:再次感谢原作者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我们其它小伙伴
深度好文
关注公众号回复红色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