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荒下,普通人也想撬动财富,房子可能只是“住”的吗?

发布日期::2017-03-19浏览次数:300

摘要:这几天,各地都在纷纷调整本城市的楼市政策,去年大爆发时期都特别淡定的一些城市,在本轮也有点hold不住的感觉。 昨天上午还在和朋友聊起还有哪个城市能够置身事外的时候,一位在长沙搞房地产营销的大学同学说,现在就剩长沙和太原了,长沙估计也快了。他们得到消息其实相当快。 还没聊完,他就拿到文件了,随后长沙市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的通知,湖南省外户籍的凭12个月的社保或个税可购买一套新建住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在计算首付比例的时候,名下二手房要算在内。 如此算下来,中东部只剩下太原独善其身了。有重庆自

这几天,各地都在纷纷调整本城市的楼市政策,去年大爆发时期都特别淡定的一些城市,在本轮也有点hold不住的感觉。


昨天上午还在和朋友聊起还有哪个城市能够置身事外的时候,一位在长沙搞房地产营销的大学同学说,现在就剩长沙和太原了,长沙估计也快了。他们得到消息其实相当快。




还没聊完,他就拿到文件了,随后长沙市在其网站上公布了最新的通知,湖南省外户籍的凭12个月的社保或个税可购买一套新建住房(不包括二手房),但在计算首付比例的时候,名下二手房要算在内。


如此算下来,中东部只剩下太原独善其身了。有重庆自媒体的朋友连夜赶稿,因为他所在的城市还没有加入。


办法总比问题多。新措施出来了,人们总要想一些破解之法,北京这边要求以公司名义买房后三年内不得上市交易,于是新的法子很快出来了,就看你敢不敢尝试,有销售表示,“如果你们真相买房,却没有资格,我们可以帮你们找符合资格的人代买,每年给对方一笔费用就行了”。


好家伙,这不就是“借名买房”么?额,不对,这应该叫“租名买房”,因为找的人大部分是陌生人。我想说的是,没有点资本的人谁敢这么干?个中风险可能要需要律师来提供专业意见。看到这,你是不是倒吸了几口凉气?




其实上层人士很难被阻拦,他们可以随时调用资源为我所用,只要他们愿意掏钱就行了。


普通人越来越被裹挟了,因为门槛更高了,房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只要你想买就得找他们,你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一直不买房,继续掉队,要么买他们手中的房子,当然价格可不是开发商的预售价了。


所谓的自zhu房,真的不靠谱。一线城市为了确保房子是用来住了,搞了个自zhu房的概念,愿望是好的,但真的没啥效果,符合资格的人太多,房源又太少,杯水车薪不解决根本问题。


房子不够用了,咋办?发展卫星城吧,结果如何大家都看到了。北京上海周边的卫星城们自己都被吓坏了,赶紧筑起大坝拦住涌过来的人和钱。


东部的小县城都慌了神,其他的省会城市更是不敢掉以轻心。以往所采取的策略是“内紧外松”,好像大家看到的长沙楼市都比较平稳,没怎么涨,其实是因为开发商没办法涨价啊,一涨价就拿不到预售证。但是你们都看到了,长沙的土拍的疯狂,动辄几百的溢价率,这些土地未来怎么办?难道真让开发商亏本卖房子?面粉贵过面包的唯一结果就是“面包贵过面粉”。 现在扛不住了啊,就像长沙,比你好点的城市都已经不得不出台新措施了,你不搞新措施,那么资金就涌向你这里。后面的逻辑,其实大家都清楚了,一旦出新措施,基本上就等于承认供不应求,承认后续还会上涨,唯一能做的就是迟缓这一步伐。其结果就是我在上文说的,房子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拦是拦不住的,办法比问题多。比如“租名买房”,即使每个人名下一套房,但那是假的啊,房子并不能给他住,而是掌握在出资人手中。




房子从未只是“住”的


房子的确越来越稀缺,虽然按照住房自给率,我们的数据很好看,但这能让大家停住买房的步伐吗?眼下的房子已经彻彻底底与“住”无关了,不管你怎么倡导都没用,因为它让人们看到了暴富的捷径,仅此一点,就牢不可破。买了一套的想买第二套,买了二套的想买第三套,连房地产销售自己都这么干,普通吃瓜群众又如何?


房子越来越稀缺,其深层内涵是优质资产越来越稀缺,赚钱的路子越来越稀缺。普通人也有一颗撬动财富的小目标,给我足够多的路子也好,但现在就好比“自古华山一条路”。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