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石家庄等六城楼市接连遭遇调控政策突袭。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本市迟迟不能进行新一轮的调控升级,那么天津很可能成为京津冀楼市的“泄洪区”。
凑巧的是,从昨天开始,天津住房公积金(组合)贷款网上预约机制开始实行。仿佛“靴子落地”般的如释重负感,让小伙伴们狠狠激动了一把:难道调控终于到天津了?!
新机制上线 申请公积金需先预约
自今年3月20日起,天津各公积金贷款承办银行开始受理通过公积金中心官网预约的公积金贷款。办理贷款手续的预约号范围及办理期限,可在公积金中心官网贷款预约栏目查看。下一步,公积金中心将按照预约号的顺序,定期公布可以受理的预约号范围及办理期限。
此外,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示,预约资格不可转让,夫妻双方不可重复预约。预约号办理期限为中心公布的开始受理日起60天内,如果未在该期限内申请的,则预约号作废。累计两次预约申请后未办理贷款的,一年内将不能再进行贷款预约和申请贷款。
公积金贷款预约等于“变相调控”?
看似普通的政策变化,在楼市“老司机”眼里却有着非同寻常的解读。
有购房者认为,新的预约机制延长了公积金贷款的办理周期,将对房地产交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就意味着对当前天津楼市进行了“变相调控”。但小白经过走访发现,这一次,“老司机”们可能想多了:
1.从去年年底开始,各大银行房贷政策普遍呈逐渐收紧的趋势。无论商业贷款还是公积金贷款的放款时间较以往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预约机制的出台并未带来较大改变。
2.由于公积金贷款的回款时间较长,目前,正荣府、融创臻园、万科城市之光等很多新建商品住宅项目已暂停支持公积金贷款交易。因此公积金相关政策变动,对于现阶段天津新房市场而言影响不会很大。
政策不落地 大家很纠结
下阶段的调控政策尚未明朗,不少购房者在交易中也难免举棋不定。
一部分是因为目前津南区等热门板块的过户预约号确实“一号难求”,增加了交易难度;更多购房者则担心公积金贷款申请制度的改变预示着天津贷款政策的更多调整,如果新政出台后贷款受到较大影响,很可能导致交易违约。
因此,很多购房者透露了暂缓购房计划的想法。
可见,虽然公积金贷款预约机制并未直接对房地产交易造成影响,但在某些层面加重了楼市特别是二手房市场的观望情绪,让“听风就是雨”的购房群众们操碎了心,开发商们也跟着纠结。
相信目前天津楼市各方都在期待明确的调控政策落地,来结束这样令人郁闷的胶着期。
没看过瘾?
有话要说?
找人唠嗑?
扫码加我们吧!
【版权声明】:本文系津地产媒体中心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作者:强行一本正经的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