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谈房市,不如看城市。调控政策前后,开发商表现百态,媒体与自媒体一惊一乍,中介歇斯底里与悲天悯人症状同时发作。春天来临,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背后,很多人忽视了买房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发展。不说别的城市,郑在说房,只说郑州买房那些事儿!我想问下,你真的了解郑州的发展,并从中看到供自己买房决策的价值信息了吗?相信很多人看不到!
另外,为什么选择郑州,具体选择到郑州的哪个区域,今后宏观发展怎样,对买房之后有什么影响,等等。都需要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认知。今天,我们根据泰辰的资料,加以整理、阐述。18条,让你认清郑州房市背后的城市发展!
1
一亿河南人是郑州房价最坚实的基础。
河南人口有1.07亿,逼近世界人口全球排名13位;GDP3.7万亿,全球排名20位,总量高于瑞典,人口经济总量领先近200个国家及地区。别小看这些数字,这都是郑州房价最最坚实的基础。
2
郑州是河南的心脏,是中原长子。
说郑州影响很大,其实郑州城市首位度2.08,低于成都的6.4,武汉的3.2和长沙的2.95;郑州是全国规模最大城市群之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建成区4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57万,人口总量中部6省仅次于武汉,但人口密度远高于武汉。
3
郑州人口总量已经迈入二线城市前列。
现在的郑州,据有关机构数字,人口增量年均流入37万,仅次于北上广深。未来年均增长22万,郑州未来去划量将维持在1200万方的量级。推导的基础如下,2014年郑州市城镇人口640万人,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9平方米;自2010年的26㎡,增长为2014年的29㎡,增长3㎡;按照保守增长速度,2020年预计人均住房面积增长5㎡。
由此来看,郑州5年内改善型需求面积=五年内城镇人口*5=3682万㎡。郑州每年新增人口约22.86万人,拟约30%有购房需求, 5年新增客户需求约22.86*0.3*5*29=994.41万㎡。
4
从年龄段结构上,郑州更年轻化于武汉。
2015年郑州市人口年龄20—50岁占比达到56.28%,人口主力年龄段与购房需求年龄段一致;与武汉相比, 50岁以上年龄段比例低于武汉6.24%。目前,郑州正处于80后人口购房需求集中释放期。
5
潜在购买力继续,行业发展稳健。
教育人口的不断扩张,小学生在校人数年均增幅5%,贮藏巨大有购买力的人口红利。
6
郑州购买力及价格承受能力极大提升。
郑州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财富规模五年间翻倍,消费能级提升!2015年郑州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6936亿元,同比增长16.4%;同期,郑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696亿元,同比增长11.3%。与2010年相比,五年间,各项存款余额累计增长112%,居民储蓄余额累计增长96%。
07
郑州人投资渠道单一,重买房,轻炒股。
郑州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农业为主,人民勤劳淳朴,节俭成性。在教育方面,学而优则仕,极其关注教育,望子成龙;在家族传承方面,讲究先成家,后立业,男未娶,父之过;在社会交往方面,爱面子,喜攀比,从众心理强,信关系熟人;在安全感方面,得中原者得天下,自古征战不断,缺乏安全感,中庸谨慎。这些影响,最终导致郑州人群具有贪婪而胆薄,信实疑虚,投资渠道固化单一,嗜买房,轻炒股的特征。
8
从国家级功能定位来看,郑州飞速崛起的郑州。
从城市基本面来看,郑州是被国内技术产业和国际商贸认可的郑州。
9
郑州处于刚需到改善市场的过度阶段。
这个阶段,郑州房地产市场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特点:
1.郑州整体市场中长期内仍处在增量市场阶段,二手/新房成交比重远为50%低于一线城市130%。
2.当前郑州仍是新房主导,二手房交易规模逐年攀升,金水区进入存量市场,郑东新区将是下一个存量市场,核心区市场交易活跃度增加。
3.根据平均房龄分析,市场客户换房周期约在8-10年, 2006年-2016年郑州房地产发展10年,交易活跃度增加,由刚需为主向改善市场的过渡阶段。
4.一、二手房市场年龄结构相比,二手房购房主力人群年龄段偏大,集中25-40岁,郑州仍然处于刚需进一手的阶段,而非一线城市刚需进二手,改善进入一手的阶段。
10
今日的郑州,城市起飞,政策盘整,欲说还休!
(截至2016年底,市内各区域5年商品房价格增幅)
时间时机上:郑州目前处于房地行业的成长期,政策调控的盘整期;城市空间上:郑州城市能级的飞起期,置业特征有刚需向改善的升级转化期;郑州土拍市场:在熔断和限地价,说放实控的阶段。
11
一心两翼,东翼被省政府带动,西翼由市政府推进。
郑州市区总体规划,以老城更新、新区向东为主,随着省政府等单位的东迁,城市向东成为发展的主轴线,适度向西、向东南发展。向西有市政府迁移的牵引,向东南有航空港区及经开区的外事馆等牵引。
12
经济发展看区域潜力,也就是房价上涨动力。
经济方面,金水区领跑,二七区随后。15年金水区GDP为949亿元、二七区471.36亿,在经济总量上,金水区占据绝对优势,其次为二七区;在经济增速上,郑东新区、管城区、经开区相对较高。这些经济的基本面可以看出经济的潜力,其实也就是将来房价上涨的动力。
13
产业布局层面,主城区主商务,高新产业及工业集中在高新区与经开区。
从产业布局上,主城区承接居住、商务功能,产业分布集中于外围的高新区及经济开发区,随着郑州产业的外迁,中牟白沙组团、经开物流园区组团、航空港产业园等产业地位正逐步上升。从各片区产业特点来看,以文化创意、时尚旅游、高端商务为主的郑东龙湖、绿博组团将导入大量的高知人群。而以电子、生物制药、印刷等制造业为主的航空港区、荥阳上街片区导入人群以产业工人为主。
14
郑州轨道交通可达性层面,中短期内利好高新区、惠济区、二七区、管城区。
从2016年-2020年轨道建设来看,未来5年内受轨道交通影响较大的区域顺序为高新区>惠济区>二七区>经开区>管城区。
15
城市资源配套,未来重点向东转移。
从各区域教育及商业资源配置上来看,金水区、二七区、郑东新区临近主城区部分的资源密集度较高,生活配套相对丰富。未来随着空间规划落地及政府推动,城市资源配置能力逐渐向郑东新区转移。
16
郑州人群热力分布呈现潮汐运行的规律。
对比发现,上班/休息时间,人群热力分布呈现潮汐运行规律:昼时,郊区(南龙湖、连霍北、三环附近、洞林湖)人口向主城区集中,大量人口聚集在火车站、医院、高校、商圈、办公区、产业区附近,呈现分散式的块状;夜时,人口开始回潮,主城区形成规模的片状,郊区则出现聚集式的点状。
17
供销层面,经开区明显供不应求,惠济区与金水区供略过于求。
从各区域15年供求表现来看,管城区表现为明显的供大于求;惠济区、经开区、中原区表现为供不应求;从各区域价格来看,郑东新区居首,高新区、中原区价格处于较低位。
18
潜在供应层面,中原区、经开区、郑东新区未来竞争强度较弱。
从2016年、2017年供应预测来看,由于城区城中村改造集中进行导致未来惠济区供应较大,将呈现为明显供大于求.中原区、经开区、郑东新区供需关系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