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最新一个楼市调控加码的城市,本来一个接一个的城市发新政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东莞的新政却别具看点,其规定:楼盘涨价超备案价5%的不予网签。
如此新政可谓隔靴搔痒——“拗痕”而已。
新政笑点颇多,首先突破限价的办法很多,这里不能多说,你懂就行;其次新规定涉嫌违法,市场经济怎么能限价呢?这在卖地时也并无约定的呀。
如果说限价政策涉嫌违法,那这是管理者不懂法呢?还是习惯了官老爷作风呢?感觉都有,这是风气。再有,哪怕政策能够执行,就算一手价格控制住了,但二手房在小业主手上,价格仍是无法控制的,只要供不应求的情况还在,就还得涨价。
所以,未来可能出现一二手价格倒挂的“奇观”,难道这就是调控的目的?
还有,限价的结果是一手房最终变成了限价房,政府变相强制要求开发商向社会发放“福利”,自然是谁买谁捡便宜。但问题是,低于市场价格的这种限价房“福利”难道不需要甄别吗?有钱能买到的自然是赚了更多,那买不起的呢?这种财富再分配制度合理吗?
这不是在扩大贫富差距吗?
最最搞笑的是目前实施限价政策的城市非常普遍,而各地私下执行也就罢了,只有东莞跳出来当城市调控政策、正儿八经地宣布。因为大家都知道限价是稳房价最“有效”的手段,也都知道限价对市场的实际影响很小。
但这种事还高调宣传的话就……唉!
其实东莞的新政折射了楼市调控本来就有的诸多尴尬:
1、房价难控,已经大调一轮了,但房价仍然上涨;
2、各地方管理层责任压力山大,实在没法子只能用限价对付一下,但明显是标本兼不治的;
3、楼市对地方经济影响大,政策都是投鼠忌器,楼价真大跌了,民生、金融、经济的责任谁敢担当?
所以,只要货币政策不收缩,只要资金不允许外流都困在国内,只要大城市土地供应不增加,光这个限那个限的顶多也只能治标不治本。
况且,市场不断变化,楼市本无长效机制,房地产税也就是个收割机。大城市房价长期上涨是人口流动的结果,无法根治。
最近各地楼市调控,有像广州这样放大招的,也有像东莞这样轻轻搔痒的,各种路数,真真纠结。而要是真的想稳房价,也无非就是增加土地供应这一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