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文涛:那么多小镇规划,最美的应该是人

发布日期::2017-03-23浏览次数:457

摘要:我是窦文涛的超级粉丝,非常爱看他主持的节目,总是觉得他可以嬉笑怒骂间,说出那么多听上去浅显但理解起来很深刻的道理。 他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已经快20年了,比康熙来了要久,比快乐大本营也要久,更加难得的是,主持了20年,有人看,一直有人看的,会是这么一个文化访谈类节目。 而这个节目的主心骨,就是窦文涛,更加神奇的是,这样一个节目,只有一个大致的大纲,大概50%的内容,都是即兴说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窦文涛这样的信手拈来,使得这样的节目可以更加亲民但也深刻。 他的这样装扮也伴随着节目深入人心

我是窦文涛的超级粉丝,非常爱看他主持的节目,总是觉得他可以嬉笑怒骂间,说出那么多听上去浅显但理解起来很深刻的道理。




他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已经快20年了,比康熙来了要久,比快乐大本营也要久,更加难得的是,主持了20年,有人看,一直有人看的,会是这么一个文化访谈类节目。


而这个节目的主心骨,就是窦文涛,更加神奇的是,这样一个节目,只有一个大致的大纲,大概50%的内容,都是即兴说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窦文涛这样的信手拈来,使得这样的节目可以更加亲民但也深刻。




他的这样装扮也伴随着节目深入人心


随便在网络上寻找,就可以找到大量窦文涛在节目中说出的金句


——所谓对的人就是让你觉得和他(她)在一起自己变的更好,更乐观,更向上了。


——最近的,改革开放30年,只有两样东西没变,一个是新闻联播,一个是中国足球。


——一些老人走投无路,他们有儿有女,当然你可以说这些儿女是不孝的儿女,骂他们不孝是容易的,但你去生活在他们的处境上,你又觉得没办法。


——中国的很多问题就出在该给的钱没给够。


——一个人想要过得很幸福其实很简单,难的只是人们往往都想要过得比别人幸福。


每次我看的时候,都会经常时不时的啧啧啧的叹三声


对于城市、人文、社会,他总是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而在房地产领域里,最近最火的模式,毫无疑问就是小镇模式,这种和城市保持合适距离但又更加温暖的区域开发,让很多人对生活有了更加多的畅享。


很多地产商,尤其是绿城,在尝试探讨小镇模式的同时,更是在引领者小镇开发的潮流。他们希望能够做出一个样板并且进行复制,为中产阶级提供一个新的身体和心灵的归宿。


我看过很多地产大佬们聊小镇模式,但是说实话,我认为归纳最好的还是窦文涛,虽然不是从地产出发,虽然没有很多高深理论,但是对于小镇该有的逻辑,这些内容大概都呈现了。


这是窦文涛在和大家聊台湾,为什么这个地方迷人为我们勾勒的画面,整体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个完美的小镇模型。


目前,每天很多游客在台观光,走五都三市十二县,体验“台湾五美”(美景、美食、美汤、美容及美好的传统文化),但是其实最该体味的台湾美景其实是台湾的人,他们细腻、亲切、珍惜风光、过着陶渊明式或晚明式的生活,提供给大家最好的服务。


台北人细腻周到,但容易摸不到他们的心。他们最懂与人沟通,受过在一个大环境中和谐与人相处的训练。温情容易滥情,礼让或许显得有些繁琐,但是总比野蛮好。曾经听一个周游了全世界的朋友说,如果有选择,他最想去的两个城市是巴黎和台北。而台北市是首选的养老之地。因为这里的医疗条件不错,台北人也懂得照顾、体贴人。


我们认为台湾人亲切,但是台北自己已经在抱怨大城市人情疏离。人总是容易觉得别人好,特别是对自己有些不满的情况下。我们看台湾就像个温柔乡,因为这几十年来,大陆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亲身经历人际关系的恶化,习惯于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猜疑、自私,在台湾受到一些善意对待时,就像改革开放初期听到邓丽君的歌一样如沐春风。


来到台东池上乡,这里与大陆凋敝的乡村不同,近处的田,远处的云,让人感觉台湾的农民是陶渊明。事实上,他们也很难说是农民,也许只是住到乡间的电脑工程师,自愿选择这样的生活方式,选择生态农业作为自己的职业。


台湾农民没有自卑感,淳朴、好客、热情,对自己的风光特别珍惜,有一套自己的发展观念,他们会反对在海边兴建五星级酒店,因为施工会破坏海边的环境。我们在台东就看到有一家在建的五星级酒店,因为当地居民的反对就一直不能施工。


台湾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活特别像晚明,因为政治上的作为已经有限了,文人开始在一些没用的事情上花时间,比如笔、墨、砚台的讲究,喜欢香、茶、书画,让自己生活变得像神仙一样。农家也开始讲究舒适的生活,比如,阿美族人会花很多心思改善本族的菜肴,台湾人不断琢磨吃,所以,台湾餐厅没有不好吃的。


在台湾你能感受到强烈的服务精神,坐上的士,司机首先会跟你说:“你好,很高兴为你服务。”这种谦卑有礼与香港就很不同,香港人的服务行业没有废话,专业、高效,不属于他的事情与他无关。台湾的服务业是有东方人的“礼”的成分。


我们从窦文涛的这些文字片段里,抽离出一些核心点,发现很容易勾勒出一幅这样的画面: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是知识分子、或者是电脑工程师,再或者是各种各样的职业,愿意在一方进退适中的土地上,浪费时间在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地方,谦卑有礼、温情礼让,善待环境,善待他人,当然最后也最大程度的善待了自己。


这样的场景就在台湾发生着,而这样的场景,差不多就是我们构思的小镇最理想的范本


比城市更温暖


比乡村更文明


对于小镇的理解,可能这样的画面感会更加精准,从在乎价值到在乎空间最后到现在的在乎人,这个可能是小镇开发模式最值得探讨的地方


可能也是观点一致,坐落于杭州的城市横向主轴(天目山西路)上的“绿城桃源小镇”,目前的规划方向正是以此为前提,关心当代中产的内心世界,从而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桃源小镇”,升级打造:


离不开的城市


回得去的田园




2017年的4月29号,绿城桃源小镇,即将举办春耕大典


春耕大典


让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生长


“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4月要举行的“春耕大典”,几乎就是荷尔德林这一名言的一场盛大“行为艺术”。


泱泱中华,古时耕种尤讲时令,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时值春耕,正是一年播种之时,这就是“春耕”的来由。届时,“幕天席地”的“春耕大典”艺术化呈现桃源小镇的耕读主张,将为城市生活带来全新的启迪。


活动邀请了窦文涛来和我们聊聊小镇模式,聊聊城市耕读文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窦文涛


著名学者钱文忠先也欣然接受绿城桃源小镇的邀约,将于4月29日赴杭出席“春耕大典”并当天开坛献讲,再现《百家讲坛》上倾倒众生的口才与风采。


有意思的是,就在之前大火的文化综艺节目《成语英雄》上




钱文忠、窦文涛曾同台担当“成语先生”,二人妙语点评、频频互动,一时成为佳话。也因此,二位文化名人再次在“春耕大典”知音重逢,究竟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格外受人瞩目。




而且,在2017年提出“始创中国城市耕读”主张的桃源小镇镇长曾毅将与两位文化大咖探讨城市耕读的当代意义。在窦文涛的“插科打诨”下,三人齐聚一堂闲谈春耕故事、诗话田园雅事。


对于小镇模型到底应该如何,怎么样的小镇才符合当下的社会发展,可能也只有在4月29号,绿城桃源小镇上这个独特的“三人行”会有一个答案


卢俊也会全程参加此次活动,为大家带来活动现场情况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