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去年下半年各地楼市政策收紧以来,房企的融资渠道也开始受到严格限制。由于国内房企公司债发行始终得不到放行,今年以来房企海外融资再次暗潮涌动。尽管海外融资成本依旧不低,但年初的近三个时间,房企海外融资相比去年已经出现成本增长。在国内政策依旧严防死守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房企就会考虑在境外发债,预计内地房企在海外发债升温的情况还会继续。
海外融资金额成倍增长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9日,今年以来内地房企共发行21只海外债券,融资金额总计72.5亿美元。具体来看,前三个月的发行只数分别为10只、4只、7只,融资额分别为30.7亿美元、11.8亿美元、30亿美元。仅3月份前9天,就已经发行了30亿美元。
而在去年前三个月,内地房企发行的海外债券只有2只,总计融资5.6亿美元,仅为今年的7.7%;2015年同期,发行数量为4只,融资29.8亿美元,为今年的41.1%。
而在3月17日,恒大公告称 ,公司成功发行3年期与5年期合共15亿美元优先票据。这成为亚洲房地产企业高收益债券市场史上最大规模的美元债纪录。
在业内普遍看来,国内对房地产企业发债有严格的限制是内地房企再次对境外发债情有独钟的重要原因。
2016年底,银监会对16个热点城市开展金融机构房地产相关业务的专项检查,包括且不限于首付贷款、房地产开发贷、与房地产中介及房企合作、理财及信托等多种业务。过去一些银行通过通道业务补血房地产,在监管收紧的环境下,房地产企业这一融资渠道也被限制。私募、资管计划禁投16个城市地产项目,融资收紧也在升级。2017年2月1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备案管理规范第4号》,叫停了针对16个城市的私募、资管计划投资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
海通证券表示,几种开发商常用的融资方式,包括委托贷款、嵌套投资信托计划、受让信托受益权及其他资产收(受)益权、以名股实债方式受让项目股权等投资方式,都将受到重点监管。随着房地产调控深化以及通道业务监管升级,房地产企业相关融资规模预计会明显压缩。
下半年或将面临资金强压
在业内看来,房企对资金的需求依然很大,国内政策使得融资渠道受限,相当一部分房企就会考虑在境外发债,预计内房在海外发债升温的情况还会继续。
但在美元进入加息通道的大背景下,国内房企境外债务尤其是美元债务成本进一步上升也成为不少业内人士的担忧。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国内房企选择发行国内公司债的通道也慢慢被卡死,部分房企又开始将融资渠道转向海外,此时美元进入加息通道, 国内房企境外债务尤其是美元债务成本进一步上升,伴随着融资渠道的逐步收紧,房企运营风险越来越大。另一方面,2017年是2015年房企集中“加杠杆”资金集中兑付的一年,如果企业无力偿还,则面临资金的压力。
而另一方面,加上国内本轮楼市政策收紧的影响,房企资金流转或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下半年楼市成交量下滑,以及负债到期的压力,将会令房企资金量进一步趋紧,房企只有通过“以价换量”的方式缓解资金兑付压力。”张宏伟表示,后期的偿还能力对于企业来讲逐步降低,随之带来的房企运营风险越来越大,2017年下半年行业的并购也或将加剧。
编辑:心机的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