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纪录2016年:从2.4万亿到10万亿 | 2017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报告

发布日期::2017-03-25浏览次数:207

摘要:摘要:时光流逝,历史将见证哪些企业会走得更远,哪些战略、哪些模式在市场整合的年代更加合适、更加优秀。 2016年,中国房地产经历了充满变数与挑战的一年,在去库存与调控基调下景气度依然上升,行业在变革与转型中继续前行。顺势而为,抓住市场机遇,领先企业已经突破3000亿销售大关,2017年更将掀开万亿时代房地产新的篇章。 并购整合、多元布局、跨界合作、模式创新等元素,成为了房企在激烈市场较量中的制胜法宝。企业间并购加速也表明房地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而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市场机制更是让房地产进入重新洗

摘要:时光流逝,历史将见证哪些企业会走得更远,哪些战略、哪些模式在市场整合的年代更加合适、更加优秀。


2016年,中国房地产经历了充满变数与挑战的一年,在去库存与调控基调下景气度依然上升,行业在变革与转型中继续前行。顺势而为,抓住市场机遇,领先企业已经突破3000亿销售大关,2017年更将掀开万亿时代房地产新的篇章。


并购整合、多元布局、跨界合作、模式创新等元素,成为了房企在激烈市场较量中的制胜法宝。企业间并购加速也表明房地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而强者恒强、弱者淘汰的市场机制更是让房地产进入重新洗牌的阶段。


时光流逝,历史将见证哪些企业会走得更远,哪些战略、哪些模式在市场整合的年代更加合适、更加优秀。


2017年3月22日,观点地产新媒体在“2017观点年度论坛”现场正式发布“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及报告,盘点2016年度中国地产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表现,评选和表彰过去一年卓越、杰出与非凡的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链企业群体。


1、创纪录2016年:从2.4万亿到10万亿,用了不到十年时间完成


2016年,中国经济和房地产的繁荣气象相辅相成,宽松货币政策和行业政策成为楼市一路走高的主要原因。


这一年,房地产政策是从宽松到持续收紧的过程:上半年关键词为“去库存化、因城施策”,房地产投资回暖及商品房销售量价齐涨。下半年,随着热点城市房价地价快速上涨,政策开始分化,热点城市密集出台调控政策。同时,加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等继续推进,为房地产长期健康发展积极构建良好环境。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可以清晰看见,上半年特别是5月份之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强势增长,商品房销售增速也是节节攀升。下半年,市场一路飞涨的局面开始转变,趋向稳中有降。






2016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2581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增速比1-11月份提高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房销售额达到117627亿元,同比增长34.8%,而且首次超过10万亿大关,创造了房地产行业的一个新纪录。


对比2008年以来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面积及增速,2016年度销售金额及销售面积增速之亮眼,仅次于2009年“四万亿”救市刺激政策出台之后的房地产大年。


2008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仅为24071亿元,在这个数字基础上增长75.5%,比起在2015年87281亿元的基础上增长34.77%,显然很难相提并论。


从2.4万亿到10万亿,中国房地产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已走完。




这三年正是2010年开启“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之后的时期,房价也因此没有出现过快上涨的现象。2013年突破6000元门槛之后,又是连续三年的房价稳定期,直到2016年突破7000元关口。


根据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最高层决策思路,可以预期,接下来的2017年,稳定仍然是最关键的。


2、分化的楼市: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仍然任重道远


2016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量价齐涨的局面并非全国步调一致,如果要用另外一个关键词来总结2016年楼市,“分化”或许比“量价齐涨”更加合适。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6年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杭州、厦门、福州、武汉、合肥、郑州、无锡等为代表的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12月房价同比涨幅仍然超过20%,最高的合肥、南京、厦门接近或超过40%。


分化不仅发生在一二线城市之间,二三线城市之间的房价分化也在扩大,甚至部分二线城市房价猛烈上涨的同时,三四线城市房价始终处在微涨或者下跌的状况下。


当然,除了城市房价的分化,房地产政策也执行的是“因城施策”,热点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贷,三四线城市仍然鼓励“去库存”,这是2016年的楼市生态,而2017年相信也将持续。


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如何适应分化的局面,跟随不同区域、不同城市调整企业的战略,就成为了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房地产库存方面,一二线城市经过近一年的去库存之后,基本可以说完成了任务,但是三四线城市仍然任重道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2月23日出席房地产和棚户区改造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时表示,2016年,房地产去库存取得初步成效,商品住宅待售面积2015年末是4.52亿平方米,2016年年末降到4.03亿平方米,下降11%。


“2017年,要继续抓好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解决三四线城市库存过多的问题。”陈政高如是说。


除了楼市分化,房地产企业的分化也异常明显,此部分内容将在报告后续榜单点评与分析内容中详细论述。


3、狂飙的土地:地价上涨,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与一二线房价量价齐涨相对应的是,土地市场价格也在持续上涨。


“春江水暖鸭先知”,2016年初,对于行业形势最为敏感的一批房地产企业,策略也已经由扩张转向收敛,并持续回归一二线。大量的资本和企业涌向一二线核心城市,造成的结果就是争夺稀缺土地资源的状况日益激烈,而地价高企必然透支未来房价上升空间。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202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4%,降幅比1-11月份收窄0.9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9129亿元,增长19.8%,增速回落1.6个百分点。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虽然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仍然在下降,但月均增速曲线则是一直在上涨。实际上,造成地价上涨的原因并不仅仅是在需求端。在供给端,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土地实际供给远小于供给规划。


数据显示,2006-2010年16个代表性城市建设用地供给规模仅占供地计划的9%,2011-2014年建设用地供给规模仅占2011-2020年供地规划的8%。土地供给匮乏抬升了地价,地价上涨也会导致房价上涨。故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针对供地特别提出,要落实人地挂钩政策,根据人口流动情况分配建设用地指标。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


回顾2016年,可以说是中国房地产有史来地王最密集的年份,高总价、高单价、高溢价率地块普遍出现在一二线城市,“地王”已经不再是新闻。


据统计数据,南京、上海、杭州、苏州、天津等多个城市土地成交金额超过1000亿元,从溢价率、楼面价方面来看,都超过了历史水平。


以北京为例,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平均楼面地价达37476.43元/平方米,同比上涨了298%,创历史新高。


因为土地价格高涨,造成2016年房地产产品出现“豪宅化”和“高端化”现象,预计2017年将延续这种局面。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