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川、张亚勤、袁辉博鳌论坛谈AI创业:泡沫的存在其实就是行业的催化剂

发布日期::2017-03-25浏览次数:475

摘要:关注“商业价值”,最好的技术商业媒体,了解那些智慧商业 迄今为止,人类了解最少的还是自身,尤其是人的大脑。不了解自己的大脑,仿生的人工智能和机器脑就无从谈起。今日(3月25日),2017博鳌亚洲论坛《人工智能:对话科学家》分论坛,邀请了百度副总裁张亚勤、搜狗CEO王小川、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等企业家以及研究人脑的自然科学家,试图从人脑的角度理解人工智能的未来。 这场论坛嘉宾了得,还包括斯坦福大学的知名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热门候选人张首晟,以及中国知名脑科学家鲁白。两位教授都提到要推动AI发展,

关注“商业价值”,最好的技术商业媒体,了解那些智慧商业




迄今为止,人类了解最少的还是自身,尤其是人的大脑。不了解自己的大脑,仿生的人工智能和机器脑就无从谈起。今日(3月25日),2017博鳌亚洲论坛《人工智能:对话科学家》分论坛,邀请了百度副总裁张亚勤、搜狗CEO王小川、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等企业家以及研究人脑的自然科学家,试图从人脑的角度理解人工智能的未来。


这场论坛嘉宾了得,还包括斯坦福大学的知名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热门候选人张首晟,以及中国知名脑科学家鲁白。两位教授都提到要推动AI发展,一定要加大高校和企业的合作。


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认为,由于人工智能相对而言是一门新技术,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不过,中国AI领域创业公司还未能达到媒体所盲目鼓吹的“赶超美国”的阶段。目前,AI领域的研发基础依然在美国,但中国由于市场规模和人才等优势,可以让AI技术实现更快速的应用。


搜狗CEO王小川和小i机器人创始人袁辉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袁辉表示,AI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有60年历史了,很多基础研究的东西是公开的,不像之前的CPU、操作系统革命都是从美国起步,中国本身没有太多优势。但是在AI这片蓝海面前,各国都是“小朋友”。


王小川则称,尽管研发能力在美国,“但新技术一旦进入中国,会产生更大的爆发力”,因为中国不仅市场大,而且传统行业的力量是比较落后的,因此相对美国来说,(人工智能在不同行业应用)会比美国带来更大的价值。但他也承认,目前整个行业确实有些浮躁,


我们给人才开出的薪水、待遇和对创业公司的估值是虚高的,远远达不到预期。不过这种泡沫是“值当的”,它可能是行业的催化剂,会在应用上创造更多的价值。


王小川在接受钛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没必要去盲目的批评泡沫。


“只要泡沫背后是聪明的决策者在做决策,而且资本方其实也并不傻,泡沫对于当下的创业环境,可能是竞争阶段的一个最优的选择。”


袁辉则诊断了AI领域的创业泡沫。他告诉钛媒体,泡沫最大的问题是方向选择的问题。例如,进入通用AI领域的风险是巨大的,苹果公司很早就推出通用语音识别,但Siri的使用率很低,为什么?创业公司一旦方向选择错误,比如试图在通用AI领域去挑战大公司,不仅很难存活,甚至就是一场灾难。


不过,在香港工作多年的机器人公司Hanson Robotics首席科学家Ben Goertzel表示,通用AI尽管有技术和商业的风险,但风险投资的基金非常愿意去承受风险,并且对于市场风险的容忍程度很高。他认为,用年轻人的想法做成公司去吸引融资,相对比较容易。

关键字: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更多..

热点楼盘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