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万亿的大行业,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2016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可以说出现了历史大爆发,全年商品房成交金额历史首次突破10万亿,达到了11.7万亿,增长34.8%。这一年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收获了爆发式发展:
图 百强企业2012-2016年销售增长情况
在11.7万亿这样的一个行业里,特别是在2017年出现了调控政策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1:很明显,房企大鱼比小鱼跑得快,2016年,百强企业销售总额、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2.5%和39.4%,高于同期全国增幅17.7,16.9个百分点!
所以尽量做大鱼,未来小鱼被大鱼兼并的案例将越来越普遍。
2:分析过去10年房地产市场,实现企业发展的核心秘笈很简单,那就是拿对地,在拿对地的基础上盖好房。
2016年,百强企业销售业绩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盈利规模的大幅提升。但百强企业净利润增长率仍低于营业收入增长率10.6个百分点,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依然凸显。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拿地肯定是生命线:拿对合适价格的地,项目基本就成功了8成。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周期下,房地产也难免开始转型,这种转型更多体现了分化的特点,而在内外经济的风险下,中国优质地段、品牌开发商、且有天然资源优势的不动产仍是抗风险能力最强资产配置:
3月28日,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召开2016年全年业绩发布会。董事会主席兼执行董事孙宏斌、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汪孟德、执行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曹鸿玲、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高曦出席现场。
融创公布,在物业销售上2016年以1506亿元的合同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的682亿元大幅增加121%,权益合同销售额亦录得超过10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139%。
从融创的跨越式发展看,10万亿时代,标杆房企的生存秘笈是什么?
1:敬畏市场,拿地要把握节奏
任何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肯定是降低财务风险:
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3.4亿元,同比增长54%,毛利48.5亿元,同比增长70%;账面毛利率13.7%,同比上涨1.3个百分点,若剔除物业减值拨备影响和收购物业公允值重新计量影响,毛利率为23.4%,真实毛利率同比上涨4.4个百分点,公司溢利29.4亿元。
融创中国短期负债明显降低,一年以内的短期借款占总借款比例已从2014年的40%下降至2016年的29%。
2016年,融创紧抓房地产境内债窗口开放期,积极控制外币借款的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持续降低融资成本和优化借款期限结构,2016年加权平均融资成本降低到5.98%,同比下降1.62个百分点,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新低。
对于房地产企业,唯一的原料是土地,那么拿对地更是非常关键:
在业绩发布会上孙宏斌表示,长远来说,对市场持悲观态度。一方面是因为宏观调控和限价政策,另一方面现在地价已经很高,但房价不可能出现暴涨,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调控会继续加强。
“去年拿到的地,基本都不赚钱,所以融创从去年十一之后就已经停止拿地,今年也不会在公开市场拿地,还是以并购为主。”孙宏斌强调。
2016年,融创中国在保证现金流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进行准确判断,把握有利时机,主要通过收并购获得大量优质项目。
数据显示,该公司2016年至今新增土地储备5394万平方米,2/3为收并购所得,目前已经拥有总土地储备7912万平方米。2016年第三季度是融创拿地高峰,为2143万平方米,其中60%地块以收并购方式获得,第四季度,融创获取土地1150万平方米,收并购比例更是达到82%。彼时,中国土地市场一派高烧,“地王”频出,而融创凭借其在并购市场的独特优势,成功避免了土地招拍挂市场的剧烈竞争。
融创中国堪称最早发现并购机会的开发商之一,在多起并购案中的表现亮眼,并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使得公司在行业内留下极佳的市场口碑,主动寻求合作的开发商日益增加。
2:了解市场,布局在正确的地方
除了规模,布局的城市质量也是融创土储的亮点,这些土地都处于一线、环一线及核心城市,而且分布科学均衡,不过最引人注目的是融创拿地踩对市场节奏,精准把握获取地块的时间节点和方式。
2016年,融创成功开拓了广州、深圳、珠海、沈阳、大连、石家庄、太原、青岛、厦门、南昌、昆明、南宁等一二线核心城市,逐渐形成了北京、华北、上海、西南、东南、广深、华中和海南八大区域、40余座一线、环一线和核心城市的全国布局。
年报显示,7912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总量中,西南区域占比20%,北京区域、华北区域、上海区域和东南区域分别占16%、18%、15%和11%,广深、华中、海南三大区域占比为10%、7%、3%,其中竣工未售部分仅占6%,待建和在建部分占比高达94%,销售变现势头可期。
房地产市场在分化,但原则依然没有变,也就是有人口需求,有产业支撑的城市占据了更多的资源。
中国未来房地产市场有价值的其实只有20个一二线核心城市及这些城市圈。从布局看,融创的布局恰恰符合了人口分布的趋势。
3:开发市场,制定有把握目标
财务稳健+合适的地价+布局完善,这种情况下,就是发挥产品力量的时候。
未来十年改善型需求会成为主战场。
1:楼市已经基本去投资化,市场回归主流居住;
2:80%的家庭拥有产权住房,改善需求旺盛;
3:黄金时代,房企对整个楼市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供给,白银年代,在高存量和高库存下,产品经营逻辑升级为“从有到优,从1到N”,核心城市第一批商品房购房者到现在,从经济承受能力到对生活的向往程度来说都达到了一个持续爆发期;
4:楼市需求正从首次刚需向改善型需求全面转向;
2016年,融创销售均价仍领跑同行,达到20480元/平方米,充分突显了融创在高端精品住宅开发领域的竞争力,并奠定了公司在全国高端住宅市场的领先地位。
融创在一线、环一线和核心城市为客户营造了多个高品质项目,其中包括最具代表性的“壹号院”、“桃花源”、“府系”等高端产品系。
继北京西山壹号院、天津复康路十一号、重庆玖玺台等代表作之后,融创相继打造了北京壹号院、北京使馆壹号院、上海滨江壹号院等“壹号院”系产品,使融创“壹号院”系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品质标杆。
2016年,融创成功冲入千亿俱乐部,2017年融创将目标定位2100亿,即将又迈上两千亿的台阶,而且为两千亿冲刺准备了4185亿可售货值。
对于一个千亿标杆房企来说,有了稳健的财务+完善的布局+高价值的土地储备+高溢价的产品,这些基本就明确了目标的有把握完成程度。
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变量很多,特别是楼市调控导致的不确定因素会很大,但只要像融创这样,把握住“在经济活跃的城市给有需求的人盖高品质的住宅”这条主线。年销售千亿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