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喜欢依水而居,成都的水系也不少。近日成都高新区宣布,在继锦城湖、桂溪生态公园等重点工程建成后,将继续开展水环境治理和品质提升,全面推进建设“宜居水岸”方案,重点打造区域内8条河道,建成宜居高档的绿色水系走廊。
锦江河道景观工程效果图
8条河道将被打造成“绿色水系走廊”
目前成都高新区水系囊括28条河道,总长度达145公里。其中高新南区水系核心区已基本形成了“一区三廊”水系网络,即环城生态区和栏杆堰水系景观廊、肖家河水系景观廊、锦江水系景观廊。
根据“宜居水岸”实施方案,成都高新区将以“宜居水岸、活水成都”为目标,利用3年时间,将清水河、锦江、栏杆堰等区域内8条主要河道打造成为“高端大气、开敞疏朗、生态宜居”的绿色水系走廊。
其中今年将开工建设的有锦江、栏杆堰、肖家河、清水河。目前锦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内无障碍段将全面完成;栏杆堰、肖家河、清水河部分段落已于前期建成,新建段落今年将开工。清水河景观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已于日前完成。2018年将启动洗瓦堰、聚宝沱、摸底河、白杨沟4条河道建设。2019年将全面完成8条主要河道有条件实施段落宜居水岸建设。
清水河河道景观工程效果图
改造工程将贯通河道水系,形成城市廊道,同时改造河堤,连通滨河通道,提高亲水性。景观方面将利用现有空间增设景观绿带,同时拆除阻挡视线的滨河围墙等,实现水网绿化廊道贯通连续。
融入海绵城市打造人性化空间
据了解,清水河项目专门规划了一套慢行交通系统,包括12公里的骑游道(自行车道)和10公里的人行步道。骑游道宽度为4米,步道宽度近2米,与自行车道时而合并、时而分离,形成丰富的复式慢行空间。绿化带也经过精心设计,将自行车道与人行步道分隔开,更增添了慢行系统的景观性。在清水河项目天润路至绕城高速段,还专门设计了一座观鸟屋,高达8米,适合游人登高、观光,在满足清水河观赏性的同时,还增加了科普功能。
在河岸景观打造中,除了绿地本身实现透水功能外,在铺装上大量使用透水材料,增强水体调蓄能力。同时,对河岸地形进行了科学设计,营造出的地形起伏能很好实现雨水收集和利用。结合成都高新区内湖泊工程建设,让湖泊充分发挥蓄水调节功能,真正实现城市“海绵”的“收放自如”。
——楼市热点精选——
限购后二手房这个被问得最多的问题终有定论
成都主城区首拍,最高17200元/平米,7宗地价破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