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粉丝:
今天【京房字】专家组参加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所议的事儿和近百万甚至更多的人有关。
为什么这么说,给大家解释一下,按照北京市最新公布的今后5年住宅供地计划,全市计划供应150万套住宅用地,其中自住房25万套。一套自住房关系一个家庭,一个家庭按3口人计算,就是75万人了。这还不算间接影响的。您说是不是近百万。
在这个会议上,传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好消息,就是政府正在研究,将出台相关的标准,全面提升自住房的品质和质量。
如果说,未来的自住房,品质将全面超越如今的商品房,您相信吗?
那么,负责任的告诉您,这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变为现实。
想听听吗?往下看。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如今已经成为了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在今天的会议上,这个词也被提起。
“市领导要求,要按照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来建设高品质的住宅。自住房是落实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要求的重要方式,老百姓居住,那么房子的品质和质量就一定要保证好。”会议上,相关的负责人坚定地强调,要以人民的名义,为百姓提供高品质的自住房!
“其实,如今自住房的价格,也不低了,已经赶上了前两年商品房的价格了。这样的价格,开发商没有借口不建设高品质的住房提供给百姓。”这位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
一些开发商可能会说,我拿地价格就已经那么高了,我的利润空间很小。
那么反问一句,为什么要这么高的地价去拿自住房呢?
【京房字】获得了一个来源于实际测算的靠谱数据,一个自住房项目,除了拿地成本之外,其他的成本在每平米6000多元;如果核算到可售的面积,是在每平米8000元冒头,这还是包括了全装修的。
所以,根据新的细化标准,测算好自己的成本再去理性的拿地,很重要啊。
其实,关于自住房品质的问题,从自住房出现起就是申购家庭关注的焦点。
比如,之前都说自住房窗户小,有一部分确实是真小。当年第一批的汇星苑汇景苑,就出现了1.1米高的小窗户。这种窗户尺寸虽然符合住宅设计规范,但毕竟和同类型房屋相比都小很多。
从北京自住房小区陆陆续续入住开始,【京房字】就开始关注大家对每一个小区、每一种户型的入住感受。
有些卧室的窗户正好夹在凹口里,窗户看着长实际采光仍旧不好;
有些电梯不通地下车库,刮大风下大雨还得出了楼换电梯;
有些小区人车不分离,开车差点撞到了邻居的孩子;
有些户型烟道设计仍旧不合理,别人家炒菜的味儿全都串进自己家……
第一批自住房项目,毕竟是有实验性质的。你就当它是个1.0版本的软件,总是要升级成2.0,3.0甚至到100.0的。
实际上,政府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要求开发商提高自住房的品质和质量,并且将自住房单独设置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审查。
关心自住房的粉丝肯定都知道,前段时间,北京市住建委曾经就自住房规划设计审查要点征求过意见,
虽然这个审查要点已经确保了自住房的规划设计品质不低于商品房,但今天的会议上明确,这个仅仅是自住房规划设计的最低标准,应该制定一个要求更高的自住房宜居标准。
在这个新标准中,自住房的规划设计、建设标准都将大大提高,
一些具体的细则还在研究制定当中,还不能透露,但【京房字】可以告诉大家一些大体的方向。
室内设计:
以前很多家庭提出的层高问题,这次将有明确的提升,甚至要比商品房的层高标准还要高;
过去一些家庭提出的小窗户问题,这次也将有明确的标准,小窗户将不可能再出现;
阳台,这个必须有;
吊柜等储藏空间,也必须要有......
室外的:
自住房小区的绿化率标准可能会比商品房还要高,“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是基本要求;
高大上的人车分流,也不在是高端商品房的专利;
精细化的景观设计、小区内休闲空间也会让不少商品房业主羡慕......
先说这么多,其实标准会非常细化,有很多定量定性的规定,有一套完整的宜居设计标准,很多标准还会参考国外的先进经验。
而且这些都是约束性的要求,开发商要建设自住房,就必须要达到这些标准。也就是说,这是底线!
而且,这些标准还有可能列入土地出让文件或是购房合同中,强制约束开发商,并让购房人和社会监督。
请注意,这一句不是吹风,是简单的原理:
房子一旦盖起来,再改就太难了。
所以,这种能持续影响北京好几十年的政策,标准是要定得高一点的。
说到这里,大家是否对未来的自住房充满了憧憬,没错,未来自住房就会是这么赞!
购买商品房的人们,也不要眼红。商品房是市场规律的,品质高才能卖出好价钱。
今后5年北京要供应的150万套住宅,政府都要监管品质,为宜居之都打基础,无论是保障房,还是商品房。无论是产权房,还是租赁房。
而且,自住房品质的提高,也会促进开发商提升商品房的品质。毕竟,品质高的房子才好卖,开发商不会不懂得这个道理的。
您要相信,真的有很多人,在为了让您住得更舒服而努力。
如果您对未来自己要住的自住房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在【京房字】今天这期推送下方留言。
我们保证会收集、整理好您的建议,送到政策制定者手中。以人民的名义!
谢谢。
公信源于责任,权威造就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