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粉丝:
今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市场就像是开闸放水一样,一批批的供地连续推出。
但在【京房字】后台,经常有各区同学在问,地呢地呢地呢?
毕竟谁也不嫌供应多不是。可上半年土地市场的供应和成交具体如何,还需要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最近,【京房字】和房地产业内权威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机构——大地机构达成全面合作意向,今后将在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进行合作。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大地机构提供的上半年土地市场数据,还有【京房字】据此的一些分析。
PART 1
先总体来说供应量,一些关注北京市土地市场供应的小伙伴们,会感觉今年上半年北京的土地供应量很大,那到底大的什么程度,来看一组数据。
今年上半年,北京土地公开出让经营性用地共37宗,土地出让面积249.48公顷,规划建筑面积426.63万平米。
对比一下,去年全年北京才成交28宗。今年上半年已经远超了去年全年的总数。
其中,住宅或含住宅的地块大家最关心,这类地块成交23宗,土地面积175.67公顷,规划建筑面积284.99万平米,同比大幅增长321.68%。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住宅土地供应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还多!
再对比一下,去年全年成交了13宗,规划建筑规模为219.93万平米。今年上半年的住宅供地也远超去年全年。
另外,今年上半年北京不含住宅的经营性用地成交14宗,土地面积73.81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41.63万平米,同比增长34.89%。
PART 2
既然大家最关心住宅供地,下面来具体分析一下。
今年上半年供应的284.99万平米住宅用地的规划建筑面积中,除5.46万平米的拆迁还建面积外,可供应用于建设住宅的面积为222.91万平米,配套公建面积为56.62万平米。
大家都有这样的印象,今年上半年北京供应的宅地中,基本上除了自住房,就是“限房价 竞地价”方式出让的,这种出让方式,不但限定了未来商品住房销售的价格,而且在达到地价上限后,就转而竞投企业自持租赁房的面积。
在今年上半年供应的可供建设住宅用地中,比例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而且对于可销售的商品住房,大多数地块的招拍挂文件中也对户型、面积等作出相应规定,比如限定了要执行“70/90”政策等。
【京房字】提醒您注意,如果您的收入已经能买非自住房,又够不上二手房的,在政策没有明显松动信号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等等这些70/90的房子。毕竟这些房源的上市时间已经进入倒排期。
【京房字】专家组近期在和一些拿了地的开发商聊天,在项目做各种审批手续流程推进的同时,他们甚至已经开始组建营销团队去准备推广这些房源了。开发商回款压力大就会加速让房源上市回笼资金,从打开供应这个角度说,这是一件好事。
接下来,我们从政策走向来分析一下上半年的土地市场。
首先,从供应量上看,今年4月北京市发布的2017至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中,大幅增加了住宅用地的供应。今后五年全市供地将提供150万套住房,自住房25万套。今年则是住房30万套,自住房5万套。
从实际的供应量上看,增加住宅用地的供应得到了落实,住宅用地供应实打实再加力。而增加住宅供地,就是从供给端加大,缓和供求关系,起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作用。
而且,今年上半年供应的住宅地块中,普通住宅(包括自住房、不超90平米的商品住房、租赁房)的建筑规模达189.86万平米,占住宅供地总量的85%。
这也是【京房字】一直说的,在供地中着力满足刚需自住的需求,这也是落实中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的重要体现。
PART 3
供应的住宅,无论是自住房还是“限房价 竞地价”地块,大家最关心的,肯定还是里面的房子。下面具体来说说。
从可供应房屋套数上看,自住型商品房按90平米/套测算,企业自持租赁房按60平米/套测算,可售商品住宅的70%按90平米、30%按140平米测算,今年上半年的住宅供地量能向北京房地产市场提供近3万套房屋供应量。
其中,自住房供应的地块涉到9个区(包括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丰台、平谷、密云都是供应量较高的区。
企业自持租赁房涉及6个地块,分布在顺义、大兴、房山、平谷4区,总供应量约7100套。其中,大兴区最多,达22.68万平米,大约可提供3780套租赁住房。
可销售商品住宅的地块涉及到14宗,分布在朝阳、丰台、顺义、门头沟、大兴、房山、平谷、密云8个区,总建筑面积为101.12万平米。其中,房山、丰台、门头沟、顺义这4个区比较多。
前面说了,这些可销售的商品住房地块,也是事先就确定了将来商品住房的销售限价。
下半年,北京将继续加大土地市场供应量。7月份,北京土地市场已挂出10宗地,土地总面积64.2公顷,规划建筑规模129.72万平米。其中包括4宗自住房用地。
好了,先到这里吧。最后再次感谢数据的提供方——大地机构。
通过合作,【京房字】今后也会为大家提供更为详细的房地产市场数据以及分析。
您想听什么样的分析,也可以在下方留言处告诉我们。
公信源于责任,权威造就品质